在泉州,建設廣場、公園、庭院、植物園等城市生態園林綠化工程,讓越來越多的小區成為花園式住宅區;打造沿路、沿江、沿海等景觀帶,既筑起了市區綠色屏障,又提高了生態質量;構建集防污、防洪、防潮、防淤等為一體的城市水利基礎設施,切實保護好晉江、洛陽江,凸顯水鄉特色,使城市更為靈氣、更具生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學校、醫院、市場等公共設施,加快建設由中心市區到各縣(市、區)、機場、碼頭、動車站、主要景區的快速交通網絡,使市民的出行、就醫、就學、購物更加便捷。
對于普通市民,如今城市建設,不僅意味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還是舒適怡人、有文化氣息、有人情味的宜居環境。宜居,已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軟實力的體現。
50歲的臺胞潘揚己是連江六福村農業休閑度假村總經理,1990年他從臺灣來到我省投資,1999年從漳州轉戰福州,主營餐飲業,后到連江縣六福村承租農場,從事農業生態觀光項目開發。親眼目睹“十一五”期間我省城市建設取得的成就,潘揚己說,跟他初來福州時相比,現在的福州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逐步向好,城市越來越宜居。尤其是今年,政府拆違力度加大,交通整治成效明顯,市容環境整潔有序,城區面貌煥然一新,福州正在變大變美,更多臺胞愿意來此投資興業?,F在,只要有空,他就會帶著家人去南后街、東街口轉轉,感受榕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一五”期間,我省重點加快過境快速干道、城市進出口通道、市區骨干道路、橋梁、交叉口等工程建設,供水、供氣等建設項目適度超前,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加快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城市整體功能明顯增強,城市人居環境逐漸改善,城市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據統計,近5年間,全省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投入達1363億元,是“十五”期間350億元的3.9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