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若干問題的思考》
我今天剛到這兒的時候,電視上正在播放今天的直播,黃小晶省長談了七項措施,這七項措施與我們省部會商的完全一致。這樣的話,我們中央財政對科技的投入就和省里面的發展形成合力,來推動各具特色的創新體系的建設。我們與很多部門加強了科技跨部門的合作,圍繞著重點工作,比如實施了氣侯變化、糧食豐產工程、全面健康行動等多部門的行動計劃,增強了與財政財稅部門的合作,實實在在地貫徹科學進步法,實實在在地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企業的優惠轉讓等政策,積極地推動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推進科技界中小企業的發展,建立了科學界的聯席會議機制,加強了科研的誠信建設。
我們國家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技術創新領域,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科技人員面向市場創新創業的聚集區,專職院所1999年以來開始面向他們的創新他們的需求,成為行業的領頭羊。2008年以來,專職院所和市場的創新投入是1153.8億元,也就是說他們將面向市場獲得的經濟效益遠遠大于科技經費的投入,當然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他們對科技貢獻技術的支持,這也是我們在十二五當中非常重要的。
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的企業加大科技投入,2009年我們提出了全社會用于科技研發的支出當中,其中企業獲得已經超過了70%,我們的高效開始主動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深入企業合研發,2009年研究型大學的科技經費達到了727.7億元,來自于企業合作橫向委托的科研經費達到了90%以上,一些與行業緊密結合的理工科院校,他們的科研經費當中,有70%來自于本行業企業的需求。我們的大學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與我們的國家科研形式形態相適應,我們國家中央財政投入的結構也產生了變化。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