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新成為各國發展的戰略,美國奧巴馬總統提出要鼓勵Home grown innovation,實際上他的目標就是要提高美國企業和美國社會的競爭力,各國在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持續地增加了研發投入,美國把研發的占GDP的比值提到了3%,比如說優惠財政政策已經成為了他們永久性的財政政策。歐盟同樣采取措施,把全社會這一科研投入大幅度的提高。再一個特點就是創新型的人才成為各國競相吸引的資源。而對我們國家說起來,我們的發展面臨著一個轉折,面臨一個重要的機遇,首先應對氣侯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的挑戰,必須增加國家的創新能力,積極地參與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
因此,我們國家在去年哥本哈根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我們面向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也就是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40%到45%,新能源非化石能源要占到我們能源消費的15%,這一些必須由我們共同的來承擔。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方式難以為繼,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最根本就是要加快科技發展的力量,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我們的環境,依靠科技進步來促進民生改善的需求尤為迫切,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發生根本的好轉。
因此,要依靠科技創新來縮小城鄉區域發展的差別,促進可持續發展,就我國的科技建設說起來,我們也有很多的問題很多挑戰,科技資源配制分散的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進一步優化科技資源的方式,來提高科技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我們基礎研究的整體水平還有較大的差異,要大力加強研制創新能力;我們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比較弱,要積極地探索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方式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自主創新綱要的難度很大,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我們的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要極大的加強;我們對于創新的激勵評價機制亟待完善,需要進一步地深化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