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關注個體。我們仍然以感冒為例,常常發現中醫在治療統一感冒時,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季節所用的方法不同,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以及在不同的患病也不同,這就是因地因時因人制宜。中醫對疾病的診療,著眼于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著眼于人體受治病因子影響后,整體功能失調的狀態。由于人體的先天性不同,不同的個體對統一治病因子所產生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同一疾病可以在不同個體身上產生不同的失調狀態。另外,同一個體,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也會呈現不同的失調狀態。對于這種失調狀態,中醫通過正活的辯思來整體把握,并通過癥后來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因此,辨癥論治是中醫個體化診療的具體的體現,也就是說個體化診療的核心就是辯癥的方法,同時專家認為,疾病是癥候存在空間,癥候體現疾病的動態演變規律,各種癥候就是中醫對不同疾病在不同時空,不同個體以及不同階段體現的更多失調狀態的規律性認識。因此,在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中醫強調個體化,就是建立在對于健康和疾病共性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是在分析共性前提下注重個性。
第五突出注重演變。中醫防治疾病技術方法獨特而又簡便,豐富而又系統,在診斷上主要是通過醫生的望聞問切等方法搜集資料,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服務對象的健康準狀況及疾病情況做出判斷,不受儀器的限制,不依賴各種高成本的現代設備。在干預中,進入內部和外部的藥物干預方法,也有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許多藥物的干預辦法,很多非藥物干預方法不需要很大的器具,比如說小夾板,刮痧板等也可以就地取材,就是所使用的藥物也大多數來自于本地。由此可見,中醫的這些診斷和干預技術方法簡便易行,往往不受場所的制約,可提供性強,非常適用于在城鄉基層機構普通推廣使用,同時中醫的一些干預方法和技術,特別是非藥物的方法容易被廣大的群眾所接受,也易于掌握和實用,可獲得性強,適用于廣大人民群眾的養生保健和疾病治療。
集成發展中醫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繼承發展中醫藥是對現代科學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隨著世界對科學認識的不斷深入,以還原論從分析到綜合,局部到整體,結構到整體,靜態到動態,簡單到復雜的趨勢,尤其在生命領域,科學交叉滲透創造新理論新方法已成為熱點,隨著現代科學發展的變化,系統科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系統論把研究對象看作是一個整體,要求在整體中把握部分,把部分放到整體中研究,而不是把部分凌駕于整體之上,同時重視整體和部分的相互交叉,中醫藥學以生命系統為對象,中醫藥學的整體觀與系統論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中醫藥學的集成發展,如果能夠沿著整體觀這一原創思維,在系統性和復雜性的關鍵問題上有所突破,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豐富系統科學,另外一方面極有可能對生物醫學、生命科學乃至整個現代科學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促進多學科的重合和新學科的產生。事實上,人們對生命和疾病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的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