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0日訊?“每個月,我和老伴都可以領到55元的養老金。”大田縣桃源鎮藍玉村村民肖首成高興地說。村里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195人,目前都和肖首成一樣享受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16周歲至59周歲人口共有1100多人,村民們參保的積極性都很高。
大田縣是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首批試點縣,去年開始在各鎮、村,為年滿60周歲的農村老人發放新農保基礎養老金。肖首成老人領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筆養老金。“做夢也沒想到,當了一輩子農民,老了竟能與城里有單位的人一樣,按月領錢了。”回想起初次領到基礎養老金時的情景,老人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他說,自己年輕時特羨慕工人大哥老了有退休金。現在,農村老人也有了養老金,不必再擔心今后的生活了。
“咱農民歷來都是年輕時靠土地,老了靠兒女,如今孩子們的經濟壓力也很大。現在,每個月都能領上養老金,日常生活的開銷基本夠了,子女們的負擔也輕了。”他說。
“新農保,政策好;老年人,國家保;中青年,自己繳……”這段“三字經”在大田縣廣為流傳。
“十一五”期間,我省農民不但免交千百年來存在的農業稅,還實現了領取養老金的跨越,從“交皇糧”到“免皇糧”再到“吃皇糧”,讓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的農民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據統計,自去年底我省在9個縣(市、區)實施第一批新農保試點以來,截至今年11月底,首批9個試點縣參保繳費人數累計達到196.85萬人,領取新農保待遇39.71萬人,收取新農保保費(含財政補貼)2.58億元,累計發放新農保待遇2.716億元。今年我省實施新農保的縣(市、區)進一步擴大,達到33個,占全省40%,廈門市、龍巖市全市推開,提前實現新農保制度的全覆蓋。
“十一五”期間,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為廣大城鄉老百姓構筑起一個“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有所助”的安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