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2月5日訊(記者 王敏霞 林蔚 任君翔 通訊員 童楊)正月初二,我們來到泰寧縣最大的災后重建點——朱口鎮神后垅重建點,這里入遷了朱口、源色、赤坑等8個村的300戶受災村民。沿著16米寬的水泥車道行進,徽派建筑的白墻青瓦在青山的映襯下顯得清靈古秀,路兩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兩邊5米寬的人行道非常寬闊。
住在21幢1號樓的江欽恭早早備好了酒,老伴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樂乎,電磁爐、液化氣灶、鍋臺等三灶齊用,操辦著豐盛的飯菜,準備好好款待回娘家的女兒女婿。
看到我們來了,江欽恭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他家的新房。新房有180平方米,一樓是客廳、廚房、衛生間和兩個房間;二樓有一廳四房兩衛雙陽臺;樓頂上是40多平方米的露臺。塑鋼門窗上大紅的“?!弊执盎ㄔ诠鸹涞挠骋r下格外鮮亮,陽光穿透玻璃窗,照得二樓的客廳里暖洋洋的,“所有的房間,包括衛生間都有窗戶,采光和通風非常好,剛搬進來時我高興得兩三天沒睡著覺。”江欽恭笑意盈盈。
新房的衛生間干濕分開,還安裝了防潮插座,地面上鋪了米黃色的防滑地板磚,洗手盆小便池都是現成的;廚房里,大理石臺面的灶臺已砌好,裝好了水龍頭和不銹鋼洗菜盆;入戶門上側的防護欄后面裝好了紗窗。小區配置了70多套健身器材,每隔一兩座樓還備有一個垃圾桶。重建點里超市、衛生所、農家書屋、文體活動中心、幼兒園、籃球場一應俱全?!澳芟氲降恼紟臀覀兿氲搅?,連紅燈籠都掛好了,我只裝了個窗簾就住進來了?!苯瓪J恭從沒想過這輩子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這個小區不僅要建好,還要管好?!敝炜阪傂麄魑瘑T肖名雄告訴我們,神后垅重建點定位為宜居綜合體,目前社區服務中心已成立,鎮里抽調了3名干部來任職,由1名副書記兼社區主任。一開假,鎮里就會聯系園林公司,盡快把小區的綠化做好,僅此一項,鎮里就要投入140多萬元。
在上青鄉上青村壩坵重建點,我們也見證了各級黨委政府為災民辦實事的用心。這個安置了120戶受災村民的新社區位于上清溪上游河道邊,為了徹底治水,福州市援建單位取直500多米改造了社區邊的河道,修建了2公里防洪堤,僅防洪工程一項就多花費了680萬元。
真心換真情。無論是在朱口鎮還是在上青鄉,采訪中,我們總是看到搬進新房村民的真誠笑容?!罢盐覀兛吹煤苤亍!?8歲特困戶肖遠珠的話語直白樸實,卻發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