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福建省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知識競答> 福建黨史
> 正文
閩西是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實踐基地
www.hxt111.com?2011-04-24 17:32? 嵇美珍?來源:福建黨史月刊
我來說兩句
(一)樹立為民執政理念是局部執政成功的深厚基礎
蘇維埃是工農的政府。為廣大貧苦工農執政,是蘇維埃政權的性質所決定的,執政為民是共產黨宗旨的根本要求。
在蘇區紅色政權的創立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牢固樹立為廣大勞苦大眾執政的理念,確立了“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執政理念,把謀求蘇區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鞏固和發展紅色政權,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蘇區黨和政府首先在經濟上,發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把土地從地主手中奪過來徹底分配給農民,使人民群眾在經濟上獲得翻身。
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進行民主革命,只有解放農民,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推翻地主豪紳的統治,才能真正完成無產階級領導下的這場反帝反封建的偉大事業。離開了土地問題和農民問題,中國革命就無從談起。執政為民就是要堅決實行土地革命,進行土改,使無土地或少土地農民獲得土地。據調查,閩西蘇維埃政府成立以前,龍巖、永定、上杭、連城、長汀六縣,田地平均85%為地主富農所有,農民有田地的不過15%。在剝削關系上,田租各縣最低的也有60%,其中長汀達70%,而連城南鄉則高達80%。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土地集中到收租地主,有地農民一天一天減少,無地農民一天一天增多”。在封建地主政權的統治下,農民受各種捐稅、重租重利的剝削,要交租,要完糧,要上捐、要派款,無不叫苦連天。有些農民一年都沒有米進口,并且連紅薯也沒有吃,他們只有吃紅薯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黨領導農民實行土改,燒毀田契,賬薄、契約,從而使貧苦農民翻了身。如永定溪南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在2萬多人口的區域內完成了土地分配任務。分得土地的農民,解下了沉重的枷鎖,擺脫了經濟上受壓迫和剝削的境地,這是只有在蘇維埃政權之下才有可能做到的。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