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建閩西蘇維埃政府,制定法律文本,初步展現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思想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實踐中,不拘泥于俄國的蘇維埃模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發揮獨創精神,創造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為特征的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結合實際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紅色政權建設之路,成功地在農村建立了紅色政權。
1929年3月紅四軍入閩后,毛澤東在長汀提出了在贛南、閩西創建蘇維埃政權的計劃,繪制創建中央蘇區的藍圖。
紅軍所到之處,號召工農群眾組織起來,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斗爭,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紅色政權。創建了閩西革命根據地,使之成為繼井岡山之后中國共產黨在南方建立較早、在全國有影響的一塊革命根據地。閩西蘇區的政權建設,開創了新的局面。
1929年7月,閩西革命根據地形成之后,紅四軍前委指示中共閩西特委召開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共閩西特委根據紅四軍前委的指示,1929年7月在上杭蛟洋文昌閣召開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
毛澤東高度關注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結合閩西政權建設的實踐,親自為中共閩西“一大”修改由鄧子恢起草的《政治決議案》,以及關于蘇維埃政權、土地問題、CY問題、婦女問題等決議案。《政治決議案》明確指出,要由上而下建立蘇維埃群眾政權組織;擴大蘇維埃區域;嚴密政權機關的組織,指導工作實行集體化,防止個人包辦;在政權機關中要確立工人貧農的領導權;引進勞動婦女及青年積極分子參加政權機關工作等。這就明確了根據地政權建設的指導思想。
中共閩西“一大”總結了領導人民武裝暴動的經驗教訓,提出閩西黨的總任務是堅決地領導群眾,為實現閩西工農政權的割據而奮斗。指出閩西黨今后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擴大黨的組織;發動并組織廣大群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擴大工農武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共閩西“一大”通過的《蘇維埃政權決議案》,不僅總結了閩西蘇區政權建設方面的經驗、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還規定了蘇維埃政權的性質:蘇維埃是新的國家政權形式,是被壓迫工農群眾自己管理政事,鎮壓舊統治階級的政權組織,因此它要吸引廣大群眾參加管理政事與群眾發生密切的聯系。它是由各項職業工人和各鄉農民群眾之間、紅軍軍營里,直接選舉出來的代表會議。它由民意而選出,因民意而撤換。群眾的意見可以馬上提到政府里來,政府的行動馬上可以傳到群眾中去?!墩鄾Q議案》確定了蘇維埃政權的組織步驟,明確指出了黨與蘇維埃的關系。奠定了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初步基礎,這一決議案對新中國的政權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奠定了基礎。
閩西“一大”后,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很快開展起來。1930年3月,在龍巖城召開了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閩西蘇維埃政府。
閩西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志著閩西在形態和實質上已經形成了一塊統一而鞏固的蘇維埃區域。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定并通過的《蘇維埃政府組織法》、《蘇維埃代表選舉條例》、《婚姻法》、《勞動法》、《裁判條例》等法令,是中共創建蘇區政權過程中最早制定的較完備的法律,使閩西蘇區的各項工作走上了正軌,也使政府工作朝著法制化、規范化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對鞏固工農民主政權、發展閩西蘇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共閩西“一大”與閩西蘇維埃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文本,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在閩西蘇區局部執政的過程中,高度注重法制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思想的最早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