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慶祝中國共產黨90華誕> 最新消息
> 正文
千秋偉業——紀念建黨90周年系列述評“豐碑篇”
www.hxt111.com?2011-06-15 15:51? 陳二厚、孔博、張辛欣、林艷興?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經濟總量從1萬億元到10萬億元,用了15年;從10萬億到20萬億元,用了5年;從20萬億元到30萬億元,僅僅用了兩年;今天的中國,以近40萬億元的經濟總量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是加速追趕現代化的“中國道路”——
科技和工業突飛猛進。載人飛船、高速鐵路、高性能計算機等關鍵技術,已躋身世界前列。
“這從根本上壓縮了一場工業革命。這個過程英國用了200年,美國用了100年,而中國則壓縮到了一代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埃文斯認為。
這是十幾億人口從溫飽到小康的“中國跨越”——
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達74歲。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推算:如果說英國工業革命期間,一個人的生活水平在生命周期里翻了一倍,在中國這場現代化大潮中,可以翻7倍。
這是不斷刷新歷史的“中國奇跡”——
中國以世界7%的耕地,破解了世界20%多人口的吃飯難題,對“誰來養活中國”作出響亮回答。
面對“香港回歸后將成為‘死港’”的預言,創造性的“一國兩制”模式確保了香港、澳門回歸后的持續穩定繁榮。海峽兩岸交流也呈現“柳暗花明”的態勢。今年6月底,大陸游客赴臺灣自由行開啟,同宗同祖的兩岸同胞交流互信更加通暢。
這是拉動世界增長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已經超過50%。在世界深陷金融危機泥潭時,中國成為最重要的拉動引擎。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別爾格爾認為,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全依靠和平手段發展起來的大國,中國的和平發展正為世界各國創造著機遇。
偉業銘刻史冊,豐碑昭示未來。
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必將在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