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村里和德忠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豐收。”6日,在連城縣隔川鄉松洋村的連片標準化魚塘群里,正在下網起魚的二女戶黃德煌撈起一條2公斤重的大草魚很是高興。這是隔川鄉開展民情征集活動,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機制顯成效的一個見證。
連日來,隔川鄉黨委班子認真學習胡總書記“七一”講話,根據講話精神,他們決定將去年開展的民情征集點試點工作在全鄉推廣,在各村、中小學校、重點企業中設立民情征集點,由鄉黨員領導每人掛鉤一個征集點,通過召開懇談會、設置征集箱、發放便民聯系卡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并及時向鄉民情征集領導小組報送。對征集到的一般問題,專人立即處理,重大問題提交黨政聯席會討論,指定專人辦理。
在推行民情征集點工作中,隔川鄉的黨員干部積極出謀劃策,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發展生產。近年來,在民情征集點,群眾發展漁業生產要求強烈。在鄉里的幫助下,松洋村、朱余村牽頭養魚大戶成立了漁業專業合作社,由黨員、養魚大戶和新發展養魚農戶掛鉤結對,提供從技術到銷售一系列服務。去年底試養了4畝魚的黃德煌在掛鉤黨員、養魚大戶黃德忠的幫助下,今年上半年僅養魚收入就達2萬多元,年底準備再擴2畝。
針對群眾意見最多的村級財務管理問題,鄉政府成立了村級財務審計小組,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在所有的8個村中實行村財鄉管,杜絕了干部“吃喝風”和工程“人情包”等現象。
通過民情征集行動,干部工作效率高了,群眾滿意度也升了。縣畜牧水產局在隔川鄉有一個兔場,前年補助當地村里5000元。去年一些群眾反映這筆資金去向不明。該鄉便派人審計,發現這筆錢收支正常,并予以公布,群眾心服口服。
在民情征集點工作中,隔川鄉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及時化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和諧穩定。去年6月,該鄉通過隔田村的民情征集點,了解到當地的一家地瓜干加工企業廢水排放流經農田灌溉渠,村民意見較大。獲悉后,鄉領導立即和企業溝通協調,促成企業進行污水凈化池、排污管網的建設改造,并實施技改擴建。
據悉,截至今年7月5日,該鄉1年來已征集民情民意132個,涉及發展生產、村務管理、綜治平安、干部廉潔自律等,其中122個已得到妥善處理,其余正在加緊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