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才能創新思路——“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心得
www.hxt111.com?2011-10-25 11:48? 余志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說實在,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行業時,我不免擔心,這樣一個農業作物、這樣一個新興產業,如何能應對得了市場的挑剔和淘汰規則?而在繼續深入采訪的過程中,我們與南靖當地從事金線蓮產業的企業家和農戶探討研究。我們欣喜的發現,當地的金線蓮企業,不但十分注重金線蓮種苗培育當中的技術要求。有著嚴格的培育規范,畢竟,穩定的質穩定的量是金線蓮深加工及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所以當地的企業和農戶,甘愿花巨資,投入設備,建立高標準的種苗培育基地,寧愿花四個月的時間,守護著金線蓮的幼苗,直到成熟后具備藥用價值,才推向市場。而且對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南靖的金線蓮企業們有著清晰的市場定位和規劃,他們有著強烈的品牌意識和企業文化意識。在深入的采訪中,我們欣喜地發現了這個新興優質的產業在蓬勃發展,也了解到當地的百姓,更希望得到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比如,希望深入了解生產金線蓮有十多年歷史的臺灣地區桃園縣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金線蓮在閩南地區知名度很高,群眾有了一定的認知,所以購買力高。但是在國內的其他地區,人們對金線蓮及其功效知曉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南靖的金線蓮產業該如何開拓全國市場?我想這些需要,足夠我們媒體做功課了。 這次的經歷,也讓我深刻感受到,擁有心靈共鳴,才能當好為民服務的記者,走基層活動讓新聞更有生命力。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們創作的著力點。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應該是我們媒體從業人員的自覺行動和職業追求。 漳州電視臺 余志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0-24]思明區筼筜街道金橋社區:法官“坐診”解心結
- [ 10-22]王周齊:孕育農戶致富新希望
- [ 10-18]三明尤溪:這里的“山花”紅艷艷
- [ 10-18]社區矯正到一線
- [ 10-18]華安今年引資近300億元
- [ 10-18]十元一袋愛心橘 溫暖閩北果農心
- [ 10-17]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掃描:走進那片廣闊的天地
- [ 10-17]沈騰香:“難坑”變“富坑”的領頭雁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