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勝 陳文浩:走進紅廟嶺 體驗“特種班”紀實
www.hxt111.com?2011-12-22 17:08?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福州電視臺《新聞110》蘭曉勝 陳文浩: 污穢惡臭渾不怕 要留清潔在人間 走進紅廟嶺 體驗“特種班”紀實 當你做完衛生把滿滿的垃圾袋扔到樓下垃圾桶的時候,當你路上碰到清潔車,捂著鼻子匆匆走過的時候,當你看到一車車垃圾從市區各個垃圾中轉站運出的時候,你知道這些垃圾都運到哪去了嗎?誰在處理這些垃圾?每天我們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到底有多少? 《新聞110》“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系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我的同事們分期分批深入山區海島、田間地頭、社區等基層一線采訪,積極參與體驗,報道群眾生產生產的新情況、新變化,反映市民身邊新鮮事、感人事。垃圾處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據了解,我們市區每天產生大約2500噸的垃圾,但這些垃圾最終流向何處,卻很少有人問津。帶著以上種種疑問,我和同事陳文浩走基層的選題定為走上紅廟嶺,體驗全國勞模林新順的“特種班”生活。 盡管上山前我就有所耳聞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是垃圾的“集中營”,到處臭氣熏天。但出生農村的我們,清過牛欄,挑過大糞,自信對垃圾的惡臭有天生的免疫力。9月16日,我們出發了。森林公園一過,盤山公路上運輸垃圾的卡車越來越多,它們都駛向我們的目的地——紅廟嶺。 九點多,我們到了紅廟嶺,先到辦公區找到了“特種班”工人、全國勞模林新順師傅,一位54歲的憨厚樸實的男子,曬得黝黑。記者急著進入“特種班”的工作區,林師傅熱心地幫記者準備好了工作口罩。這特制的口罩比普通口罩厚一倍。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很大,林師傅一路給我們介紹:福州每天運到紅廟嶺的垃圾總共2500噸,其中1700噸都運到焚燒發電廠,用來焚燒發電,燒完的灰燼制成環保磚。這樣既可以處理垃圾,又變廢為寶。但是焚燒發電廠的垃圾需求量只要1700噸,剩下的700多噸垃圾就得填埋處理。這就是林師傅和他的“特種班”的工作。目前一期填埋場已經填埋了,現在林師傅作業的地方是一期擴容場,從今年7月份開始起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