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堅定不移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www.hxt111.com?2012-03-09 09:50?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王建華 查文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9日說,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方向明確、路徑清晰,關鍵是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堅持不懈、抓緊抓實,絕不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也不能時緊時松,更不能半途而廢。 李毅中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建議表示,中國的工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需要科學合理確定經濟發展速度,需要加快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組織結構調整,需要大力推進技術改造,需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李毅中委員表示,適度放緩經濟增速,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淘汰落后、節能減排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來。不過,相關部門應根據主體功能區戰略以及已批準的各區域發展規劃確定差別化政策。 他表示,要做好產業布局,控制產能過剩,嚴控“兩高”項目,扎實淘汰落后;要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新增長點。在能源、鋼鐵等命脈行業,要積極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國際競爭力。按照產業鏈要求,推動中小企業向園區集聚,優化生產要素,促進升級換代。積極開展產業轉移,促進轉出地和承接地的結構調整。 李毅中委員表示,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是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取向。短期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還難以成為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發展仍要依靠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要把更多的人財物力向技術改造傾斜。 他建議,財政增加技改資金,金融增加技改信貸,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實體經濟。要理順體制機制,支持企業圍繞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重點環節,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嵌入、滲透、覆蓋、集成到生產經營全過程,改造傳統產業。創新技術管理,實現內涵式發展。 他表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期,轉型升級應成為企業的內生動力。大型骨干企業和中小微型企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要找準市場定位,確定和端正主業,集中精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李毅中委員認為,雖然中國已于2010年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但是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中國經濟尤其是工業發展,還存在著不少突出問題。 一是大而不強。研發投入不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只占業務收入的0.69%。自主創新不夠,不少技術、材料和元器件、成套設備還依賴進口。工業增加值率26.5%,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部分行業產業集中度不高,落后產能約占20%,缺乏自主品牌。總的看,在全球價值鏈中還處在中低端。 二是投資、消費、出口拉動不平衡。“十一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5%,2011年居民最終消費率35%,歷年外貿依存度超過50%。過度投資,推動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地方負債增加、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埋下了隱患和風險。 三是資源環境難以支撐。2011年,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超過56%,鐵礦石進口占到世界貿易總量的60%以上。一次能源消耗達到約35億噸標煤,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至4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和化學需氧量居世界前列。照此下去,即使大力節能減排,到2020年總能耗至少再增加一半以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9]全國政協委員劉克崮: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調節國民收入分配
- [ 03-09]全國政協委員夏榮強:“妻子是我履職的‘眼睛’”
- [ 03-09]全國政協委員莊威建議:深化兩岸高等職業教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