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議實體經濟發展路徑 稅負重等瓶頸待解
www.hxt111.com?2012-03-14 15:26? ?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增長,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展實體經濟的話題,引發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熱議。 那么,如何發展實體經濟?代表委員們在建言獻策中紛紛呼吁,當務之急要破解效益下滑利潤低、稅種多稅費負擔重、融資難流動資金緊、功利氛圍不利自主創新、多道門檻有礙公平等五大瓶頸。 瓶頸之一:效益下滑利潤低 “相比傳統制造業利潤僅在3%到5%,投資利潤高的新領域是企業逐利的本質需求。”有過脫離主業經歷的全國人大代表、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說。此前幾年間,雅戈爾涉足房地產、金融業,其主營的品牌服裝業在財務報表中貢獻的利潤僅占15%左右。 但李如成認為,金融危機后,雅戈爾的三匹馬車品牌服裝產業、房地產業、金融業中,有兩匹被套。“我們及時做強品牌服裝業,向實體經濟加大投資,并加大開拓國內市場的力度,無論是產值還是利潤率,目前看起來都很不錯。” 采訪中,持李如成這樣看法的不在少數。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實體經濟利潤低是很多企業家棄“實”投“虛”的主要原因。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便稱,由于做實業不如做投機和投資賺錢多賺錢快,大量企業將從實業平臺取得的資本投向非實體經濟領域;大量民間資本游離實體經濟,變成炒資產的“游資”和“熱錢”。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二七機車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濱表示“可以理解”:“實體經濟賺錢太慢了,每年有個2%到3%的利潤就很不錯了,增加值也很低微。” “現在很多企業投機心理重,太浮躁。” 辜勝阻則疾呼,由實體經濟貧血造成的產業“空心化”,正逐步成為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潛在風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