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立足本土 內龍村大做“土”文章
www.hxt111.com?2012-04-09 13:36?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這次走基層,是到云霄縣內龍村。 內龍村地處云霄縣西北部,是老區基點村。從云霄縣城到內龍村有16公里,當車子暢通無阻地開到村口時,我們看到的是整潔的村容和豐收的景像,頓時令人心情愉悅,這里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樣偏遠落后。 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發現,近年來內龍村立足本土,大做“土”文章,越來越多的農民,不用外出打工,就嘗到了創業致富的甜頭。 林金樹是內龍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告訴記者,村里有10000多畝山地,氣候宜人。這幾年,因為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如今村里種稻谷的人已經不多了,村民在山上種起了楊桃、枇杷、金棗等果樹,收入也有所增加。就拿種楊桃和枇杷的農戶來說,有的一戶就可以賣到三四萬元。 記者見到果農老蔡時,他剛摘完楊桃。他介紹說,自己十幾歲就在村里包了山地種楊桃,每到9月份,他就會挑著楊桃走街串巷地叫賣,也會成批地運往廈門賣。今年的收成還不錯。 除了種植水果,這幾年村里的家禽養殖也漸成規模。村民告訴記者,由于飼養周期長,肉質更好,因此這些土生土長的家禽頗得城里人青睞。村民張榮輝原來到外地打工,后來看到土雞、土鴨等土特產的優勢,他干脆回到村里,當起了雞司令、鴨司令。他依托村里的果樹林辦起了養殖場,放養雞、鴨。由于品質高、銷路好,僅僅兩年時間,養殖規模就翻了一番,如今已有近兩千羽的土雞土鴨了,張榮輝連過年都舍不得回家。 盡管種植養殖都上了規模,但是如何銷售這些產品卻成了村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的自銷模式少了中間環節,但是因為自銷的量比較少,而且費時費力,收益并不大。為此,村里正在積極探索一條有效的出路。村黨支部書記林金樹告訴記者,之前村里也有幾次統一收購楊桃到廈門銷售的成功經驗,現在他們正考慮組建一個經濟合作社,專門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我們也希望內龍村這個合作社早點成立,把內龍村的土特產品賣到漳州、廈門,甚至更遠的地方。 在內龍村采訪時,記者發現,這里民風淳樸,村容整潔,在村里的小溪邊記者意外看到了一個小公園——農民和諧公園。當地村民戲稱,這是他們內龍村的江濱公園。這個公園臨溪而建,由漳州電視臺、市社科聯及阿偉水族工貿公司捐建,共1100平方米,木制涼亭、假山、石桌、石椅錯落有致,運動器材也一應俱全,公園里還種了桂花、樟樹、刺桐。村民們閑時都會來到這里,或聽著溪流看云卷云舒,或看著滿山青翠鍛煉健身。和城里的大公園相比,這個公園稍顯遜色,但它的建成給內龍村村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在公園邊,一條鋪著碎石的道路延展開來,環繞全村。據了解,這是村里將原先一些廢棄的房屋推倒鋪平打通的一條環村道路。如今行走村里,道路更平坦更寬敞,環境更整潔,一個村容更整潔的全新山村出現在人們眼前。 漳州電視臺新聞中心 張永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9]堅強高位截癱女開網店:愛,點亮方寸小屋
- [ 03-08]“返富于民”的上杭新政
- [ 02-22]福建全省深化“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座談會舉行
- [ 02-21]文化走基層:警營走活文化“棋”
- [ 02-17]時代呼喚“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精品力作
- [ 02-15]央視走基層:不畏苦遠只為實
- [ 02-15]新聞聯播“基層連續劇”獲好評
- [ 02-13]“新春走基層”因真實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