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用制度鏟除群眾身邊的腐敗
www.hxt111.com?2012-04-24 16:57? 李海燕 晁明春?來源:大眾日報 我來說兩句
用干部“辛苦指數”換群眾“幸福指數” “服務找政府,請撥12345”——這是近年來濟南很多市民嘴邊的一句口頭禪。 “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濟南市在整合38條部門服務熱線的基礎上,著力打造的服務百姓的平臺,它集電話、互聯網和手機短信于一體,24小時受理群眾訴求,提供服務。截至目前,熱線已受理來電來信近382.4萬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分別達97%、98%,充分發揮了民生直通車、發展助推器、行風監測儀、決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的作用。 回應市民群眾新期待,不僅僅是通過一條熱線。 作為全市為市民群眾辦實事的“重頭戲”,濟南市近年來在全市機關干部中連續開展了以“聽民聲、知民意、解民難”為主題的活動,將群眾訴求的“第一信號”意識根植到各級黨政部門的施政決策中。市政府還連續五年堅持“開門寫報告”,廣泛公開征求群眾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每年向社會公開承諾“為民辦實事”事項,4年共辦理涉及重大民生問題的“實事”43件。2011年,該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17個部門的42個救助項目,建立起覆蓋城鄉、信息共享、按貧困指數自動排序、規范透明的陽光民生救助體系。一年來,已對25萬人次實施了救助,發放救助資金3.3億元,有效杜絕了重復救助、多頭救助、人情救助和遺漏救助現象。 通過便民服務,集中解決群眾困難,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正逐漸成為共識。 百姓當“裁判” 腐敗“零容忍” “被評議部門的6項調查指標中,服務態度評價最高,辦事效率排在最后……”在今年1月19日的濟南市行風民主評議新聞發布會上,全市70個重點被評議部門、行業單位的得分和評議情況一一向社會“交了實底”。 在濟南市新的“3+2”評議機制中,評議對象由45個增加到128個,做到所有部門、行業全覆蓋。評議重心下移,將70個重點評議部門單位對口的近3700個基層站所和窗口單位都納入評議。為了讓更多的市民群眾參與到評議中,該市將參評人員由過去的2100多人增加到4.2萬人,引入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進行電話隨機抽樣調查,2011年有效樣本由2.4萬個增至3.2萬個,比去年提高33%,并開辟了發展環境網上調查和評議專欄,對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整改情況公開回復,促使各部門各行業主動約束權力、轉變作風。 同時,濟南市紀檢監察部門還大力實施治庸治懶治散計劃,從嚴查處群眾身邊腐敗案件,始終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零容忍”。2008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856件,處分1889人,挽回經濟損失近5.05億元,對村居、社區出現的集體越級上訪問題立案調查,徹底查清了事件背后的腐敗問題,9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和司法處理。(記者 李海燕 晁明春通訊員 崔智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6]孫志勇:要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 [ 01-06]媒體稱應對腐敗問題零容忍 突出對“一把手”監督
- [ 12-27]建筑領域潛規則:腐敗問題致豆腐渣工程頻現
- [ 12-19]社科院:腐敗問題和房價高成公眾2011年新關注點
- [ 11-08]韓國兩所私立大學因腐敗問題將被關閉
- [ 09-23]土地腐敗問題層出不窮 取消土地雙軌制效果待觀察
- [ 07-28]溫家寶:將依法處理事故背后腐敗問題 毫不手軟
- [ 04-17]河南省紀委通報3起重大煤礦事故背后的腐敗問題
- [ 06-30]民航撞火車局長未現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