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 基層親歷 > 正文

體驗最真實的生活 傾聽最真實的聲音

www.hxt111.com?2012-05-02 11:05? ?來源:福建記協 我來說兩句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深入基層的體驗式采訪報道。作為廈門廣電集團《特區新聞廣場》的責任編輯,同時也是一名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的老兵,我也和同事們幾次一起實地采訪,策劃制作了“走基層 問民生”系列報道。這期間感觸良多,這里粗談三點。

首先是認識的徹底轉變,讓記者獲取了源源不斷的鮮活新聞素材。“走轉改”活動一開始,很多記者并未領會這項活動的真正目的,包括我自己,只是把它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但是實際工作情況卻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發現,基層群眾在想些什么,不是靠記者想當然的可以知道的,要想獲取真實的素材,不深入基層扎實地走一走,連獲取線索的可能性都沒有。我們采制的《大山里的老鄉醫》講述了同安偏遠山區老鄉醫連友金多年來在山里為群眾看病,風餐露宿,毫無怨言。他沒有做什么大事,卻實實在在地為村民每天都辦著實事。在記者與他的一次次交談中,我們發現,他最大的擔憂不是津貼太少,工作太苦,而是后繼無人。對這個年過半百的鄉村赤腳醫生來說,害怕自己是村里最后一個鄉醫。那種無奈與期盼,通過記者的鏡頭呈現在觀眾面前,帶給我們絕不只是一種遺憾,而更多的是對主人公的敬佩。“走基層”,讓記者再次回到普通群眾當中,成為市民意見的傾聽者、記錄者。這也讓記者獲取新聞線索和素材的渠道大為拓展,《大山里的老鄉醫》播出后,引起紅十字和相關機構的關注,記者又繼續追蹤報道,新聞由此縱深擴展,變得更加立體。

其次是新聞采訪理念的更新,讓作品富有生活氣息。很多科班出身的記者經常都會有這樣的新聞采訪標準,就是五個W一個H,這些新聞的要素纏繞著每個新聞人太深太久。接到線索,條件反射地就要問一遍時間、地點、人物……等等。這沒有錯,但這不是新聞報道的全部。這次的“走轉改”完全拓展了報道思路。那些看似沒有新聞由頭,平時司空見慣的人和事有沒有報道價值?答案是,深入采訪和了解之后大有搞頭。《走進何厝邊防女民兵》講述了一群85后的年輕民兵的平凡故事。當我走近她們時,我突然發現,原先構思的“女民兵”形象和她們相去甚遠。她們沒有經歷戰火的考驗,她們沒有特別動人的事跡,她們只是每天操練、巡邏、瞭望,甚至她們的存在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通過一整天的聊天,觀察和體驗,我發現這群女民兵不僅有著新時代女性獨有的個性,并且傳承了前輩的優良傳統,她們賦予了有著幾十年歷史的海防哨所新的活力。這次采訪,讓我轉變了采訪的方式,不是一問一答,而是交談、交談、像朋友一樣交談。回來整理編輯時,突然發現,這些素材都很真實,很有生活氣息。

當我們過于糾結新聞要素的齊整時,你會發現采訪就變得機械呆板,墨守成規;當我們癡守所謂忠實記錄新聞現場,立場不偏不倚時,你會發現采訪變得生硬簡單,毫無溫度;當我們只為追求新聞時效而匆匆發稿時,你會發現采訪變得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次的轉作風,不僅讓我,還有很多記者都意識到,想到現場一個半個小時就搞定采訪,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想要采制出生動真實的報道,沒有真正地投入和采訪對象交上朋友,你想都別想。如果溝通不夠怎么辦?只有一個辦法,下次再來,重做功課。

最后是新聞采制和編排方式的改變,讓電視報道煥發獨有的魅力。現在很多記者寫起新聞稿挺熟練,效率很高。但仔細一推敲,沒啥信息量,更談不上有亮點。換個時間地點人物,就能復制一篇,沒有情節故事,看起來索然無味。這種新八股新聞報道最缺什么?細節。細節的描寫是最考驗記者功力的,“走轉改”系列報道當中,我們把對細節的要求放在首位,人物的生活細節,記者體驗的細節都呈現在觀眾面前,最有說服力。《五峰小學學生的一頓午餐》這篇報道,記者就抓住了其中一個細節:一個農村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吃一片從家里帶來的自制香腸,因為中午學校午餐沒有肉。周五這一天學校加餐給孩子們每人發了一塊鴨肉,這個孩子馬上把香腸收了起來,記者問為什么?他說:“要省下來留到明天吃”。同樣是長身體的歲數,當城里很多孩子吃肉吃到膩的時候,這個農村孩子的這句話帶給記者,同時也帶給觀眾極大的震撼。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我們的電視新聞寫作與編排堅持這樣的“細節為王”只是為了證明,最真實的人物故事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記者用多個完整的畫面細節還原出來的。

怎樣才能采編出富有時代和生活氣息的新聞作品,大概沒有捷徑。我們一直強調新聞要“三貼近”,那么記者就必須回歸真實的民生視角,這個視角要足夠地低,低到成為普通受訪者的朋友,低到他感受不到采訪的存在,那時他所說出的話才是真話,這些話不是記者刻意需要的話,也不是他自我過濾后說出的話。這也大概是“走轉改”活動真正的要義所在——傾聽最真實的聲音,體驗最真實的生活。

現在,每當看到“走基層 問民生”系列報道,總有三個問題要問:采訪的對象說的是想說的話嗎?采訪的細節足夠生動嗎?整個故事講完之后,記者的采訪手記能讓人有所觸動嗎?要同時滿足這幾個要素,身為新聞人的我們仍需再努把力。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 陳文頌

  • 責任編輯:黃麗紅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a毛片免费播放嗯啊|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波多野结衣mdyd907|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1av在线播放|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请与我同眠未删减未遮挡小说| 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 四个美女大学被十七个txt|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网站无遮挡|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韩国激情3小时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50岁丰满熟妇xxxx|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玖玖在线资源站|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