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走轉改”活動心得體會
2012-05-11 11:32:58? ?來源:福建記協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三、 “走轉改”是增強新聞宣傳吸引力、感染力的好辦法 在電視圈,經常有這樣的煩惱,辛辛苦苦做好了節目,結果播出時觀眾不買賬,新聞宣傳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其節目的吸引力、感染力不足造成的。新聞節目中官話連篇,社教節目中八股文成風,這樣的節目難以發揮電視視聽的優勢,自然很難得到觀眾的青睞,達不到宣傳效果是必然的事了。 電視不同于報紙等平面媒體,線性傳播,轉瞬即逝。但它也具有畫面直觀易懂,形象生動,互動性強等優勢。如果能充分發揮其視聽功能,新聞宣傳的效果將大大加強。今年2月,我們攝制組接到這樣一個選題:福州禪和曲準備申請“非遺”,而要解開禪和曲的神秘面紗,91歲的民間老藝人王圻和他的孤本曲譜至關重要。為了挽救音樂瑰寶,王圻老先生將秘藏了三十年的太平傳曲譜向我們公開。然而,曲譜完全不同于我們常見的樂譜,僅由六個簡單漢字組成,如此奇詭的曲譜猶如天書般難以理解。如果僅僅是按照專業的音樂角度報道此事,必然是讓人一頭霧水,似懂非懂。為了節目的吸引力、感染力,攝制組特意租用了專業的演出舞臺,請來了福州三山民族樂團的樂手,通過他們來還原禪和曲。有了樂團還原禪和曲的故事和過程,再加上專業舞臺演出的效果,節目的視聽效果大大提高,可看性大大增強。同時,除了禪和神曲這條主線之外,攝制組還將91歲的民間老藝人王圻和禪和神曲之間的曲折故事作為一條故事線來敘述,王圻老人對神曲的癡迷、熱愛讓在場的所有人十分感動。節目錄制期間,氛圍始終熱烈、感人,演出結束時王圻老人和樂手們還飽含了淚水。這樣的情景設置,讓電視節目的觀賞性大大加強。果然,節目播出后觀眾反響十分強烈,收視率也不錯,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走轉改”是一項須長期堅持的活動,作為新聞媒體,要努力探索“走轉改”的長效機制。只要堅持不懈地“走轉改”,我們才能“接地氣”,讓我們的新聞宣傳深入人心,真真切切地把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傳達好、落實好。 |
相關閱讀:
- [ 04-13]發揚“走轉改”精神深化“走轉改”活動研討會發言摘要
- [ 03-31]劉云山談新聞戰線“走轉改” 要真實反映群眾要求
- [ 03-26]發揚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
- [ 03-16]"走轉改"活動報告團將赴各地宣講 首場走進北大、清華
- [ 03-16]鏡頭對準基層話筒伸向群眾 葉重耕要求要真誠傾聽群眾呼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