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指南:學生選專業如何不再"錯愛"
www.hxt111.com?2012-05-18 15: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高考,會帶來許多糾結,填報志愿便是其中讓人撓頭的選擇題。答這道題時,學生和家長未必有清晰的思路,缺乏專業、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孩子的興趣和潛在能力往往被忽略……據統計,每年有約1/3的大學新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影響學習成績。 最初的盲目報考,導致學非所愛,最終苦了學生、誤了前程。學生與專業不再“錯愛”,需要哪些幫助? ——編 者 錯報誤選專業的情況并不鮮見,這其中,苦的是學生,浪費的是高校教育資源。“如果能夠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這樣的感嘆每到畢業季總會悄然探頭。雖然高校也在嘗試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比如轉專業、雙學位、按大類招生等等,但各種手段似乎都有各自的難處。選對專業,到底有多難? 迷茫 多數考生、家長選專業很盲目,“說起來有面子”成為理由 “如果不學新聞,我想做個理發師;如果不學生物,我想當個賽車手……”緣起某社交網站的一條個人狀態,“如果不學體”日前流行于網絡。有人認為,專業與夢想之間的假設關系,凸顯了多數人在大學學習中,與夢想漸行漸遠的事實。 “我本科學的是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但一點都不喜歡。學得非常痛苦,感覺就是浪費了4年。”剛剛本科畢業的張悅感受很深切。為什么會選這一專業?“被專業名稱給忽悠了。填志愿的時候,就是想選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只要是與信息相關的專業就填。結果進大學之后,才知道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竟然是門物理學。”回憶起四年前的專業填報,張悅悔意猶存。 張悅并不是個案,很多考生都是稀里糊涂填志愿、晃晃悠悠選專業、后悔不迭過4年。 只有少數人能對自己的專業有清晰的認知。“現在只有10%的孩子對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有明確的想法。”長期從事高考報名咨詢工作的姜萌說,“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孩子,填報志愿時,很明確地選擇歷史專業。雖然多數人覺得這個專業是個大冷門,但這孩子3歲就開始看《三國志》,初中時世界史已滾瓜爛熟,他的選擇就是很明智的。結果他在大學的生活和學習都非常順利和愉快。但是這種概率畢竟少之又少,多數人在選擇專業時還是較為盲目。” 學生不知所措,站在背后的父母也備感煎熬。許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填志愿那幾天,既想照顧孩子的興趣,還得考慮這個專業的就業情況。雖然知道不應該盲目跟風、選熱門專業,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金融專業。也存在虛榮心作怪,感覺跟別人說起來有面子。” 據了解,不少家長還不了解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到底是怎么回事,對孩子的錄取有怎樣的影響。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