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息報余祖江:“走轉改”讓報道更鮮活
2012-06-06 11:15:27??來源:福建記協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作為記者,只有來到新聞發生地,才能獲得更加真實和鮮活的報道。這是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給我的最大體會。以前主要是關注信息產業的政策、運營業市場發展、電信企業經營動態等,基本處于宏觀、中觀狀態,近年來通過深入基層電信企業以及電信企業的用戶,我感覺報道更具貼近性、更有生命力,對“走轉改”的認識和理解更深刻,新聞工作者應將“走轉改”持之以恒地落實到日常采訪報道工作中。 現場采訪使報道有血有肉 2011年6月,報社派出采訪組參與中國電信“天翼助力行業信息化”系列采風活動,深入上海、江蘇南京、山東青島等地,對中國電信天翼在政府、校園、企業、農業等行業信息化的應用進行了報道;2011年10月,記者深入安徽合肥、貴州黔東南等地,采訪報道了“數字企業”建設應用情況。 通過以上現場采訪活動,通過信息化應用典型的介紹,不僅使讀者對中國電信行業信息化服務應用有直觀的了解,而且使受眾對于國家信息化戰略的實施有切實的感受。在實地采訪過程中,與電信公司相關負責人、政府領導、企業領導等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取得了鮮活的新聞事實和信息化應用案例,由此采寫的報道更具體化而不是流于空洞化。 現場報道使記者深深感覺到:只有抵達了新聞現場,諸如電信員工舍小家為大家,這樣的詞匯才不再僅僅是概念,它們才會變得如此真實,才可以看得到、聽得到、觸摸得到。與新聞人物之間的交流,深入人物內心世界,報道才更富感染力。這樣的新聞才真正堅持了“三貼近”原則,這樣的新聞才更具可讀性,這樣的新聞才更有生命。 細節把握使報道新穎獨特 細節的力量在現代新聞競爭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不能在細節之中發現新聞的閃光之處,展現新聞進程中的紋理脈絡,這樣的報道顯得比較平淡,往往陷入眾云亦云的境地。反過來,善于抓住細節,很好地把握細節,看問題的視角與別人不同,這樣的報道才有震撼力。 2011年6月,我在江蘇常熟就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進行采訪期間,發現了這樣一個細節:只要通過3G智能手機訪問蔬菜大棚智能管理平臺,遠在數公里外的大棚實時的環境變量、設施的運行情況和歷史數據清晰地顯示在手機屏幕上。蔬菜種植實現智能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先進的技術應用于蔬菜種植,令人耳目一新。 有了以上的細節基礎,才可說明智能農業環境下的勞動是有效益、有樂趣的體面勞動,升華了報道的主題。現場采訪之前,雖然記者對物聯網技術應用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如何應用到農業生產過程缺乏感知。通過與工作人員、種植戶之間的交流,記者將原來的認識和現在掌握的信息貫通,采寫的作品因此更引人注目。 當然,在采訪前,要做好功課,對采訪的事件或對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否則,便會錯失所需的細節信息。注重細節,不僅僅是提高新聞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是檢驗記者工作作風是否嚴謹、扎實的一個標準。 長短稿件適用全媒體需求 由于通信信息報在信息產業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方面,在業界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新銳的視角、新穎的觀點,對問題的深入剖析,獨樹一幟的風格,得到讀者的認同。如今記者在將這種深度報道風格延續的同時,還通過多次參與采訪報道活動,形成新聞現場報道的樸實文風。 因為報社正開拓新媒體領域,對全媒體稿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記者在現場采訪報道中將提供長、短稿件相結合,短稿件小而精,及時發回報社,發布在網站、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深度采訪的稿件專且深,包括長篇通訊、綜述稿件等則在之后刊登于報紙上。 長短稿件結合對同一個新聞事件進行全面解讀,以多種形式體現質上的梯度差異。基于現場新聞事件元素的采集,采用故事性的寫作手法,與讀者的親密程度更高,同時,報道語言和形式讓讀者容易接受。正是有了真實、鮮活的事實,報道可避免用空話套話、專業詞匯太多,從而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通訊信息報 余祖江 |
相關閱讀:
- [ 06-01]王晨:鞏固壯大網上主流輿論 網媒要深化"走轉改"
- [ 05-31]網絡媒體深化“走轉改”活動座談會在京召開
- [ 04-13]發揚“走轉改”精神深化“走轉改”活動研討會發言摘要
- [ 03-31]劉云山談新聞戰線“走轉改” 要真實反映群眾要求
- [ 03-26]發揚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