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山鄉(xiāng)小學采訪手記
www.hxt111.com?2012-06-13 16:59? 泉州電視臺 洪珊珊?來源:福建記協(xié) 我來說兩句
第一個寒潮襲來,泉州氣溫驟降。我們在虹山鄉(xiāng)成功僑心小學門前下車時,撲面而來的寒氣令大伙不禁打了一個寒戰(zhàn)。雖然是上午的十點多,但那里的溫度大概在十度左右,比市區(qū)要低許多。 孩子們正在做廣播體操。在這些做操的孩子們中,有的已經穿上了冬天的厚棉衣,有的卻穿著涼鞋。教室門前的一排擺放整齊的雨傘告訴我們,孩子們上學的時候下雨了。我們的到來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做完體操他們就圍著攝像機不停地看著、叫著,歡笑聲仿佛驅走了寒冷。 中午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三三兩兩地離開了校園。每到這時,總會有些同學留下來。學校為離家遠的孩子和中午沒有人照看的留守兒童準備了米飯和例湯,菜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吃過飯,學校的老師還跟學生一起活動,下下象棋,或者組織他們看看書,或者跟他們談談心,組織他們做一些有益的活動,教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學會自立自主。除了這樣的日常陪護制度外,遇到雙休日和節(jié)假日,虹山鄉(xiāng)還為留守兒童籌建服務站并由學校的老師來給孩子們做具體的輔導,目的是防止孩子們在假期發(fā)生意外事件。 采訪中,我注意到學校的午飯時間有一個女孩沒有菜,只是吃米飯。交談中得知她叫彭雪娥,父母都在深圳打工,每年和父母見面的時間很短。我問她想爸爸媽媽嗎?她出于禮貌地點點頭。我再問她,過生日的時候,想不想你的爸爸媽媽?這時的彭雪娥思考了很久,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從她的動作和面部表情判斷,她已經習慣了這種“孤獨”的生活。 虹山鄉(xiāng)成功僑心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小學,這里有學生160多名,其中80多名孩子是留守兒童,占了這所學校學生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而這樣的學校在虹山鄉(xiāng)還有三所。虹山鄉(xiāng)是市區(qū)最遠的鄉(xiāng)鎮(zhèn),因為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而且距離市區(qū)近,外出經商務工人員特別多,占了勞動力90%以上。在這里,“留守兒童”問題成了久醫(yī)不愈的“頑疾”。除了虹山鄉(xiāng)在幫助留守兒童外,全市各界都在關愛這個特殊的群體。 我覺得,社會各界的幫助,只能緩解表象上的問題,讓他們暫時地忘記不在身邊的爸爸媽媽。要想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當?shù)氐慕洕鷨栴},解決當?shù)剞r民的收入問題。虹山鄉(xiāng)礦產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70.1%。作物有水稻、紅心甘薯芥菜等,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農作物一年二熟,種養(yǎng)殖發(fā)達。坐擁豐富的資源卻不能很好地利用,這才是農民離開這里的原因。我們要積極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幫助農民致富,讓農民留在土地上。同時要大力呼吁,實行全市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加強農村中小學校師資力量。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父母的呵護,得到良好的教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