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城鎮化最大潛力和改革最大紅利相結合
www.hxt111.com?2013-03-02 13:39? ?來源:觀點中國 我來說兩句
——“將改革進行到底”系列述評 賈華強(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道路的成功,在造就中國奇跡、國力大發展的同時,我國的城鎮化步伐也明顯加快。2000年-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由36.2%提高至51.3%。因而去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會議上對這方面的工作總結說,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然而,和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這些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目標是: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并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 怎樣實現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奮斗目標呢?筆者認為,推進我國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必須抓好以下四個著力點。 一是要在促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推進城鎮化。我們黨早在十六大上就提出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特征的。我國城鎮化要不斷提升其質量,就必須把其發展建立在適應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技術基礎之上,即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也是當地新型工業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從而促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形成良性互動的格局。只有這樣,城鎮化發展才能跟上時代和社會的步伐。 二是要在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推進城鎮化。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著城鄉發展不協調的矛盾,為此黨的十六大中提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開啟了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的歷史進程;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目標;十七屆五中全會將“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了“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這些就使我國統籌城鄉、“三化同步”、“四化同步”等理念逐步強化。實踐告訴我們,單純采取措施依靠農業本身來促進農業現代化,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土地的規模集中、產權明晰、產業化管理等方式,來提升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及其效益。這其中,推進城鎮化就是一個重要抓手,可以為我國從小農業向大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也成為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基本手段。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