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建議食品安全列入素質教育
www.hxt111.com?2013-06-18 17:25? 胡笑紅 李秋萌?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部委舉措 食藥監總局:構筑共治格局 “維護食品的安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勇認為,保障食品安全,是需要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共同落實,行業自律和社會他律共同生效,市場機制和利益導向共同激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復雜的、系統的社會管理工程。 他說,只有形成社會各方良性互動、理性制衡、有序參與、有力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才能不斷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層次制約因素,才能不斷鞏固食品安全的微觀主體基礎和社會環境基礎。 農業部:嚴厲查處非法添加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強化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從生產源頭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同時,嚴厲查處“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案件,切實解決蔬菜禁用高毒農藥、畜產品“瘦肉精”和禁用獸藥、水產品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假劣農資等突出問題。 □北京行動 逾4萬餐企接受動態考評 昨天,北京市衛生局稱,本市將開展對餐飲單位的動態等級評定,全市逾4萬家餐飲單位都將接受考評,為了方便市民監督,今年起,餐飲等級除了在店內公示外,還將可以在網上查詢。 記者獲悉,本年度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評定工作從即日起開始,本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持證餐飲服務單位的首次動態等級評定工作。包括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等餐飲服務業態。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牌由市衛生局統一制作后,發至各區縣,各區縣負責將公示牌發放給已進行量化評定的餐飲服務單位,并檢查、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張貼、懸掛、擺放在餐飲服務單位門口、大廳等顯著位置,向社會公示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等級。 此舉旨在加強分級監管的同時,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公開、公平和公正,方便公眾在就餐前根據餐館的衛生情況進行選擇,將覆蓋全市逾4萬家餐飲單位。 量化分級工作完成后,各區縣須及時向社會公示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等級,除原有在餐飲店內明顯位置公示的形式外,還要結合政務公開,在本行政區域的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餐飲服務單位的量化分級動態等級評定信息,便于消費者查詢。 啟動清理23個食品地方標準 市衛生局昨天發布,本市將清理23個食品地方標準,有的廢止有的修訂,今年年底完成。 據初步評估,涉及食品安全的地方食品標準有23個,這些標準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交叉、重復、矛盾的問題,亟待予以清理。這23個地方食品標準包括薯類食品衛生要求、蔬菜干制品衛生要求、水果干制品衛生要求、熟制水產品衛生要求、方便面米食品衛生要求、送餐企業衛生規范等。 據了解,到今年12月底,衛生部門將完成對北京市23個食品地方標準分析整理和評估工作,提出現行食品地方標準廢止或保留并修訂為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清理意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標準廢止:已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標準的;不屬于《北京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立項范圍的;不屬于衛生部規定的重點立項范圍且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嚴重不一致的。 而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也沒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標準的,地方標準可繼續保留。 □觀點 馬云 食品之“天”不應現霧霾 昨天,高調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的馬云以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主席的身份在現場一亮相,就引起現場嘉賓和媒體的關注,大家沒想到,這個商業才子也關注食品問題。 “最近我太太不讓我參加任何會議,但今天這個會議是唯一一次讓我趕緊來參與的活動。”馬云說。 在現場,馬云講述了自己7年前回到曾經生活過的農村時的發現。 他說,村里有一條小河,他十三四歲時在那里游泳差點淹死。可是如今,小河的深度卻剛剛到腳踝處。鄉親們招待他時,會說“這個菜是給城里人吃的,這個菜是給自己家里人吃的”。 “但是農民沒有意識到,水是流動的,空氣是流通的。食品安全是個完整的工程,不僅僅是食品鏈的問題,有環境的問題,有水的問題,有森林的問題,有空氣的問題,是無數部門的問題。”馬云表示,“財富越來越多,每個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但可悲的是,我們可吃的敢喝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民以食為天,而今天人民群眾的‘天’就像北京的霧霾一樣,如果不去共同組織、解決這個問題,那么這個‘天’的問題會越來越大。”此言一出,臺下聽眾頻頻點頭。 專家 制訂食品安全培訓計劃 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昨天在論壇上指出,只有所有食品安全責任人和利益相關者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基本科學知識,并對現狀有共同認識,才能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 陳君石表示,《食品安全法》即將修改,政府加強力度進行監督管理,部分大城市和省會城市準備把政府監管體系延伸到鄉鎮的趨勢非常好,而行業自身管理的力度也越來越大,所有這些都使培訓工作變得更為需要和迫切。 對此,陳君石呼吁,國家食品安全主管部門應該吸取國內外的有益經驗,發揮當前科研院校的所有力量,制訂一個良好的全國食品安全培訓計劃,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官員、監督員、檢測機構、媒體、消費者分別進行可持續的培訓和宣教。 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 李秋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