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雛鷹插上夢想的翅膀
www.hxt111.com?2013-06-25 16:00? 王悅?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想飛之心永遠不死”,這是鷹的精神。“民族復興之志永遠存在”,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當雛鷹出生不久,便會接受一次生與死的考驗。雛鷹的父母會在合適的時期把雛鷹從建在懸崖上的巢穴里扔下去,讓它在生與死的關頭學會做鷹的本領--飛翔。雛鷹在被扔出去的頃刻間奮力掙扎,憑著鷹的勇氣和求生的欲望使勁的拍打著翅膀,最終學會翱翔在萬里碧空。 放眼中國近現代史,從國富民強的乾隆盛世,到閉關鎖國的鴉片戰爭;從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到英勇不屈的民族起義;從艱苦卓絕的饑荒歲月,到日新月異的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在經歷著時間和歷史的考驗。中國從改革開放到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就如一只雛鷹在不斷的練習飛翔。 雛鷹在試煉和失敗的過程中憑借無畏的勇氣和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次次的奮力掙扎,轉而繼續面對陡峭懸崖展翅拼搏,為了翱翔九天的夢想他們不屈、無畏、勇敢、堅強。中華民族也是如此,被一次次的磨難逼迫到決絕境地,奮起反抗。悉數歷史車輪碾過的痕跡,晚清政府對西方侵略者的妥協,懦弱的割地賠款,到后來的中日戰爭一系列的屈辱、敗退,可是中國人民從未停止反抗。每一個有志青年都懷揣著中國民族的偉大夢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著,從古至今未嘗停息。林則徐虎門硝煙、康有為戊戌變法、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總是在生生不息、奮起反抗。想飛是雄鷹的夢想,他為了這個夢想展翅拼搏,夢想就是他的翅膀;民族復興是中華民族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無數中華兒女矢志不渝,中國夢就是他們的精神。 雛鷹在一次次的學飛中羽翼漸豐,中華民族在一次次的磨難中頑強不屈。他們都是在總結經驗、積蓄力量。盡管這個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雄關漫道真如鐵”,懷揣中國偉大夢想的中華民族是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的實現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路線,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越是接近夢想,前進的路就越是艱辛。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著發展方式的轉變、改革深水區的挑戰。在走向復興的關鍵節點上,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優勢,發揚民主凝聚攻堅克難的合力,推進法治提升治國理政的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不斷向前發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