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地和諧 風景獨好添魅力 記者乘坐越野車從福州出發,溯大樟溪西行沿向莆鐵路采訪。一路上,溪水在深邃神秘的峽谷中流淌,公路在崇山峻嶺的半空中蜿蜒,青山滴翠,砏巖高聳,流水淙淙……宛如一幅幅秀美的山水畫,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最讓記者驚奇的是:其他鐵路建設工地司空見慣的隧道、路基、邊坡、涵洞,在這里卻看不到蹤影,只有那座座跨越公路、江河的高聳的鐵路大橋,才不時顯露出向莆鐵路的崢嶸。即便記者身處各工點,周邊也是草木蔥綠、河水清澈的景象,時聞小鳥啁啾,頻見白鷺翔游。 這,就是向莆鐵路的又一大魅力——綠色向莆。 向莆鐵路沿線層巒疊嶂,江河縱橫,山山水水依然保持著遠古的原生態。鐵路經過的武夷山、大金湖、玉華洞、青云山等名勝景區,植被茂密,水量充沛,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為世界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既要長隧大橋,又要綠水青山。”這是向莆鐵路每一名參建員工發自肺腑的心聲。變“不破不立”為“不破而立”,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魚和熊掌亦可兼得”,積淀了千百年的傳統理念在他們手中被打破。從向莆公司到全線各標段參建單位指揮部、項目部,上場后發的第一份文件是環保法規,貼的第一條標語是環保口號,傳的第一道指令是環保要求,訂的第一個方案是環保安排,上的第一堂培訓課是環保教育。“建設綠色向莆不僅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更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王建盛的話擲地有聲。 國家4A級風景區青云山位于福建省永泰縣境內,面積47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景區山高林茂,云霧飄渺,巖奇、洞怪、泉碧,動植物資源豐富,以珍稀植物桫欏和羚羊、獼猴而著稱。相傳,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微服私訪途徑此地,在幽靜的山道上被眼前美景所陶醉,不禁感嘆道:“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當天他便留宿青云山,一住就是四天四夜,流連忘返。 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正是從“人間難得幾回見”的青云山腹地穿行而過。隧道為雙洞雙線,左線長22.175公里,右線長21.837公里,是向莆鐵路全線最長的隧道,也是目前華東地區最長的隧道。這座隧道不僅地質復雜、工程浩大,而且對環保的要求極高。當地政府提出的條件極為苛刻:要建隧道斜井及施工便道,只能從景區外開挖山洞,不能給景區留下絲毫的施工痕跡。 如此復雜、浩大且環保要求苛刻的工程,誰執牛耳?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毅然獨立承擔下來。問題是:這支組建時間不長、名不見經傳的鐵路建設新軍能否堪此重任?沒有人不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