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2014-02-07 09:58? ?來源: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責任編輯:康金山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七、嚴禁可燃和有毒氣體泄漏等報警系統處于非正常狀態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泄漏等報警系統是可燃有毒氣體泄漏的重要預警手段。可燃和有毒氣體含量超出安全規定要求但不能被檢測出時,極易發生事故。例如,2010年11月20日,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樹脂二廠2#聚合廠房內發生了空間爆炸,造成4人死亡、2人重傷、3人輕傷,經濟損失2500萬元。雖然事故直接原因是位于2#聚合廠房四層南側待出料的9號釜頂部氯乙烯單體進料管與總排空管控制閥下連接的上彎頭焊縫開裂導致氯乙烯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漏進9號釜一層東側出料泵旁的混凝土柱上的聚合釜出料泵啟動開關,產生電氣火花,引起廠房內的氯乙烯氣體空間爆炸,但是本應起到報警作用的泄漏氣體檢測儀卻沒有發出報警,未起到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八、嚴禁未經審批進行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 化工企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均具有很大的風險。嚴格八大作業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審查作業過程中風險是否分析全面,確認作業條件是否具備、安全措施是否足夠并落實,相關人員是否按要求現場確認、簽字。同時,必須加強作業過程監督,作業過程中必須有監護人進行現場監護。作業過程中因審批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導致的人身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例如,2010年6月29日,遼寧省遼陽市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煉油廠原油輸轉站1個3萬立方米的原油罐在清罐作業過程中,發生可燃氣體爆燃事故,致使罐內作業人員3人死亡、7人受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業現場負責人在沒有監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帶領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作業,同時,在“有限空間作業票”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卡”上的安全措施未落實,用閥門代替盲板,就簽字確認,使工人在存在較大事故隱患的環境里作業,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
相關閱讀:
- [ 03-07]龍海市供電公司全力做好“兩會”期間安全穩定工作
- [ 03-07]永安發電公司開展專項排查治理特種車輛作業安全
- [ 03-07]公共安全需全社會重視
- [ 03-06]農業部長答記者問 聚焦糧食安全·土地流轉·轉基因
- [ 03-06]臺警方爆笑宣導交通安全 頭戴重量級安全帽
- [ 03-06]上杭縣加快推進安全發展示范試點縣創建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