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方圓 建筑奇葩 客家先民于宋末元初逐漸進入永定(原屬上杭)。崇山峻嶺間的偏僻荒野,成了飽嘗顛沛流離之苦的先民們相對安定的棲身之所。為了抵御自然災害和野獸、匪盜等侵襲,永定客家先民聚族而居。隨著生活的安定,人口的增加,他們運用中原古老的夯筑技術,就地取材,建起了集居住與防御為一體的房屋——堡或寨。這些建筑能供較大的家庭居住,防御功能十分明顯?,F在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土樓約有600~700年歷史。 此后,永定客家人為適應南方氣候特點,采用了砌石基的方法,同時吸收長江流域干闌式木構建筑的優點,夯土墻放置墻骨,將夯土與木構架建筑技術巧妙結合起來,突破了夯土建筑低矮的缺陷,從而翻開了生土民居建筑史嶄新的一頁——高大土樓遍及永定鄉間,造型千姿百態,且創建了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的圓形土樓。 清朝中期以后,永定條絲煙風靡大江南北,造就了許許多多大小富翁。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永定人大興土木,許多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的土樓拔地而起,裝飾追求豪華文雅舒適,建筑技藝爐火純青。清末以后,永定不少華僑創業有成,他們在家鄉建造的土樓,明顯受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更加絢麗多彩。土樓從簡陋到完美的歷程,記錄了永定民居建筑傳承和發展中原生土建筑技術的軌跡、永定客家人奮發進取的歷史和開拓創新的精神。 多姿多彩的永定客家土樓,主要有方樓、五鳳樓、圓樓三種類型。永定現存規模較大的土樓3000多座,其中圓樓360多座。永定客家土樓的恢宏氣勢及其建筑技術的穩定成熟,對永定周邊地區民居建筑的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和影響,尤其是南靖縣、平和縣與永定東南部相鄰的地區,請永定的建筑師傅建起了大批的土樓。改革開放以后,永定客家土樓聲名鵲起,土樓建筑技術還傳到了大洋彼岸的秘魯。 |
相關閱讀:
- [ 05-21]福建土樓旅游發展系列觀察:土樓新生代,回歸
- [ 05-20]福建土樓旅游發展:有合力,方走遠
- [ 05-19]福建土樓,“土味”漸濃
- [ 01-01]林丹謝杏芳當上福建永定土樓“樓主”
- [ 09-27]省假日辦國慶黃金周旅游預報 機票火車票較緊張
- [ 09-21]"土樓時空"中國山水畫展在巴黎開幕
- [ 07-25]福建土樓不再“內斗” 游客逆勢大增
- [ 07-23]方圓土樓話平安——“世遺”美景下南靖土樓的和諧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