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有1200多年歷史的山城;它有個吉祥的名字,叫永泰。自古以來,這片遠離兵戈的土地,便是一處宜居寶地。生態良好、氣侯宜人、物產豐饒、民風淳樸。 近年來,永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工作,將生態優勢作為永泰縣未來發展的潛力和希望,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戰略。目前,永泰縣已獲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福建省首個省級生態縣命名,國家生態縣創建順利通過環境保護部技術評估。 一卷跌宕起伏的生態篇章,正在永泰2241平方公里的廣袤山水間譜寫。走出綠色崛起之路 永泰,山清水秀,素有“福州后花園”之稱。提出“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戰略,是永泰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把握機遇的結果。生態文明浪潮洶涌澎湃,發展生態經濟,是時代的迫切要求。永泰具有無可比擬的生態優勢,生態優勢是永泰發展經濟的現實選擇。 2012年一大型養豬企業準備落戶永泰,縣委、縣政府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即使賠償企業前期全部投入,也要放棄該項目。永泰縣生豬養殖總量不到3萬頭,還不如一些養殖場的規模,但永泰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多達13個,生態公益林面積達111.5萬畝,超過全縣總面積1/3。“市里對我們縣不考工業規模考大氣、不考企業稅收考水質、不考工業總量考新型產業科技含量。這樣的‘三考三不考’,把準了永泰發展的脈門。“永泰縣委書記林強說。“考題”改了,思路必然要轉。永泰更加堅定地“死守”無污染企業的底線。“考題”改了,視野豁然開朗。生態優勢成為永泰后發崛起的“制勝武器”——吸引冠城大通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投資32.5億元,創辦福建海西文化創意產業園和海峽影視基地;福建IT界領頭企業中海創公司也對永泰“一見鐘情”,準備創建生態型“硅谷”,產值直指千億元。 想要金山銀山 先要綠水青山 111.5萬畝生態公益林,73.2%的森林覆蓋率。永泰縣景區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萬個,永泰的景區處處是“天然氧吧”。永泰縣城區空氣質量常年達到一級標準,2012年縣城空氣污染指數(API)均值為43,鄉村空氣質量常年達到一級標準,是福州空氣最好的縣。大樟溪水質達到II類標準,水質優良,已列為福州市的第三水源,將為福州大都市圈、福清市、長樂市、平潭綜合實驗區日供水250萬噸。縣域環境質量指數為99.8%,生態環境質量為優,這就是永泰的生態優勢。 永泰縣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很堅決。寧可不上項目,也不上重污染、高能耗的項目,該縣先后否決了數十家意向入駐的污染企業,僅一個漆包線項目就涉及產值45億元;關閉了污染企業近20家,每年減少產值近2億元。 永泰縣立足于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著重開展城鄉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城鄉污染治理體系;先后建成縣污水處理廠1個,鄉鎮集鎮區污水處理站8個,人工濕地20個,氧化塘1個,初步形成遍布全縣的生活污水處理體系,有效保證了大樟溪優良的水環境質量。完成城區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建設,服務城區附近8個鄉鎮,其余鄉鎮通過“戶集、村收、鎮處理”體系,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全縣20個農村鄉(鎮)、259個村(居)全部通過家園清潔驗收,是福州市第一個提前完成“十一五”家園清潔行動的縣。 永泰重視環境污染整治,發動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加大環保投入。2011年全縣環保投入3.13億元,占全縣GDP的3.65%。目前城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萬噸,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82.51%。全縣21個鄉鎮中,有18個鄉鎮通過了國家級生態鄉鎮專家驗收或命名。全縣254個行政村有236個通過市級以上生態村命名。把生態產業作為崛起產業來抓 建設美好永泰,需有強大的經濟支撐。“十二五”期間,永泰縣把生態產業作為崛起產業來抓,全面實施水電、旅游、農業和新興產業“四輪驅動”戰略。著眼福州大都市區,對接平潭綜合實驗區,主動科學嚴謹做好大樟溪北水南調水利樞紐工作,切實辦好大樟溪這一“無煙工廠”。 |
相關閱讀:
- [ 05-29]永泰檢察院設立生態資源檢察科 在全市尚屬首例
- [ 05-26]永泰規劃“閩中寨堡”探秘游 有望成新旅游品牌
- [ 05-16]永泰立足生態綠色崛起 東部溫泉旅游新區正建設
- [ 05-16]海交會永泰或簽4項目 南車將造交通裝備產業基地
- [ 05-16]為醉美縣城喝彩 永泰撩開面紗見綠意
- [ 05-11]福州市民上永泰縣政府網站投訴 IP地址被封?
- [ 05-04]永泰、閩清衛生系統專場招聘會下周六舉行 采用當場直接考核聘用
- [ 05-03]楊益民赴永泰縣調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