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3日龍巖訊(本網記者 鄭窈 李凌生)6月12日下午,由東南網主辦的首屆全國網媒視頻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態行活動采訪團一行40多人來到了永定縣,游覽了洪坑客家民俗文化村與高北土樓群。 據了解,永定縣擁有福建土樓、客家文化、革命遺址和自然生態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福建省優秀旅游縣、中國旅游百強縣。而永定客家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于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胡錦濤同志稱贊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 進入紅坑客家民俗文化村的景區,采訪團一行乘上電瓶車飽覽了洪坑村中各種各樣的土樓建筑。“這座圓樓,占地五千平方米,耗資八萬光洋,費時五年建成。大門上仍清晰可見的門聯“振綱立紀,成德達材”,將樓名‘振成樓’的‘振成’兩字嵌入聯首,以示樓主對上祖林福成、林丕振的敬重和紀念,意即不論是國是家,都要遵綱守紀,才能教化、造就有德有才之人。”下了車,景區講解員一邊說,一邊帶領采訪團走進一座有“土樓王子”之譽的“振成樓”。 走進振成樓的內環,采訪團被其中仿西洋式裝修的中堂大廳所吸引。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多功能大廳,既為全樓人婚喪喜慶的場所,又為族人議事聚會的大廳,還是接待賓客或演戲觀戲的地方。采訪團一行驚嘆于山區之中竟有如此構思巧妙且“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
告別了洪坑,采訪團又來到該縣的高頭鄉。這里的高北土樓群分布于永定縣東南的高頭鄉11個自然村內,而有“圓樓之王”美譽的承啟樓就位于這個土樓群里。在承啟樓中,采訪團一行穿梭在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在縱橫交錯的巷道之間,如同進入了迷宮。導游介紹道,這個始建于明朝的承啟樓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直徑73米,高四層,里外四圈,400個房間,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 “很難想象,在這么長時間以前,我們的先人就有這樣的智慧,能夠做到防火防盜。而且里面住了上百戶人家,冬暖夏涼”,參觀完永定土樓,東方網主持人金晟感嘆道。而寧夏新聞網的韓婷則認為“建筑奇葩、文化瑰寶”這幾個字是對土樓非常精湛的總結,她說,“今天來到土樓,既感受到世界遺產的魅力,同時也感受到客家人的熱情好客,覺得這趟旅程非常滿足,非常有意義”。 然而,據當地干部介紹,煤炭曾經是永定富民增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一度占全縣財政收入的80%。但是,隨著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和煤炭市場持續低迷,這種發展模式瓶頸越來越突出。后來,永定及時把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最重要抓手,從過去賣煤炭向賣空氣、賣生態、賣文化轉變,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核心的旅游集散中心,雙永高速為主軸的東翼土樓文化傳承主題游和西翼休閑養生體驗游,南部“生態新城·養生福地”旅游黃金走廊、東部“文化傳承·原鄉尋蹤”世界遺產走廊和北部“科技引領·魅力新區”工業旅游走廊的“一核兩翼三廊”旅游發展格局。于是近年來,永定土樓景區游客出現井噴式增長,2013年,該縣接待游客達433萬人次,是08年的3.5倍,旅游總收入達31.8億元,是08年的4.2倍目前,全縣直接從業的人數達2.6萬人,間接從業的人數達10萬余人。
導游向采訪團講解土樓外墻構造 |
相關閱讀:
- [ 06-05]省環保廳:“清新福建”不能靠“風吹雨打”
- [ 05-29]旅游專家獻智“清新福建”
- [ 05-15]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發揮好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 [ 05-15]福建:嚴守生態紅線奮力后發趕超 把清新福建叫響
- [ 04-25]“清新福建”品牌體系今年將形成 打造三大旅游產業龍頭
- [ 04-24]“清新福建”旅游品牌體系今年將形成
- [ 04-23]“清新福建”引臺胞入境游平穩增長
- [ 04-09]“清新福建”游推升級版 十大精品線路主題豐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