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文學]尤溪重塑“朱子文化城”
2014-08-12 17:37:18? ?來源:百花文藝網 責任編輯:蔡麗潔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三圈理念”與“城市嬗變” ??? 在采訪“朱子文化城”期間,不時會聽到一個概念“中華理學文化城”,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是想用“中華理學文化城”取代“朱子文化城”? ??? 新一屆尤溪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到任后,高度重視尤溪“朱子文化城”建設。2013年9月12日,曾邀請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為尤溪文化建設把脈開方。應邀與會專家學者對尤溪縣把朱子文化融入社會經濟發展,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尤溪今后社會發展予以肯定。同時對今后建設“朱子文化城”提出了建議,其中對“中華理學文化城”表示過疑義,認為太泛、太大,指向不明確。 ??? 重塑朱熹塑像,改變的是材料;重塑“朱子文化城”,深化的是內涵。 ??? 為此,采風期間,我約見縣委書記伍斌,請他談談有關進一步打造“朱子文化城”的想法。伍斌書記向我暢談了發展朱子文化的“三圈理念”。 ??? 第一個圈是生態文化圈,著眼全縣范圍。尤溪生態資源稟賦優越,森林覆蓋率73.8%,全縣完成了14個省級生態鄉鎮、214個市級以上生態村創建工作。縣委縣政府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編制《尤溪生態縣建設規劃(2010—2030)》,先后投入生態建設資金14.88億元,用于推進生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基礎設施、生態旅游等重點項目建設,全縣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伍斌強調,生態文化圈的核心文化是朱子文化,朱子文化的內涵也包括了人與自然的生態文化,“沈郎樟”就被當地人譽為“樹神”。此外,尤溪還有郭居敬的孝文化、桂峰村蔡氏祖屋的民俗文化·····不同文化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支脈。因此,我們要將文化與生態結合起來,將綠色與古色融合起來,將尤溪打造成怡養身心、安居樂業的“省會后花園”。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