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么看到怎么辦》怎么解決看病難
2014-12-12 10:31:39??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鄭思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姓公要為民: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 2010年2月,16個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朝著回歸“公益性”這一共同目標,積極開展試點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1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作出部署,標志著公立醫院改革已進入到試點探索與全國推廣共同開展的新階段。 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公立醫院占據著主體地位。據2009年統計,我國醫院總數為19822家,其中公立醫院為14086家。 公立醫院大多擁有優質醫療資源,承擔著公益性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職責,是廣大群眾看病就醫的主要場所。2010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和住院人次均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同時,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一直都是看病就醫各種矛盾聚集的“重災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以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對公立醫院采取了國企改革的思路,實行放權搞活政策。很多公立醫院通過小病大看、賣藥提成、重復檢查等手段進行創收,運行機制發生扭曲,趨利性增強,公益性淡化。加之一些公立醫院管理不善,就醫流程設計不合理,少數醫務人員服務“冷、硬、頂、拖、推”等,加劇了患者對看病難的感受。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是緩解看病難的重點和關鍵。 也要看到,作為最主要的醫療服務終端,公立醫院與藥企藥商、醫務人員、患者、醫保機構等各方切身利益糾纏在一起,不僅“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是其他各方面改革都繞不過的“深水區”。公立醫院改革復雜性強,影響醫改全局,事關醫改成敗,既要積極推進,也要穩妥處理好深層次問題。為此,深化醫改提出“兩條腿走路”:一些保障公益性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可先行試點;一些體現公益性的具體便民措施,要盡快推開。 云南省昆明市試點管辦分開 2010年年底,昆明市試點公立醫院管辦分開,成立市醫院管理局和市醫院發展中心,前者負責對全市醫療機構進行全行業屬地化管理,后者則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義務,承擔政府開辦公立醫院的職責。管辦分開后,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依法對各類辦醫主體進行監督管理,以確保醫院公益性目標的實現。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