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以次充好 最高可罰三萬元 家住湘湖新城的孫先生在聞堰鎮某建材裝飾商行購買了某品牌裝修板材及輔料用于新房裝修。送貨員第一次送貨時,孫先生當面查驗所送貨物的品牌和數量,確認無誤后進行簽收裝修板材。有了第一次的放心核對后,在之后的七次送貨確認中,孫先生都只核對了裝修材料的品類和數量,沒有對材料品牌和質量進行核對。一個月后,孫先生在碎木條中發現板材霉爛,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自己訂購的板材被替換為其他品牌,其中還有無任何品牌標識的板材及線條。之后,這些不知名品牌的板材陸續現大面積霉爛、空洞,孫先生的新房裝修不得不停工。此次糾紛在消保委的多次協調下,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了該裝飾商行同意全額退款并賠償經濟損失20000元的和解協議。 《處罰辦法》出臺后,將板材以次充好、使用材料不合格、安裝不到位導致消費者面臨重新裝修等巨大損失的建材裝飾商和家裝公司,都將面臨最高3萬元的罰款。 《處罰辦法》第十三條,對從事服務業的經營者行為進行了約束,不得有下列兩種行為: 1、從事為消費者提供修理、加工、安裝、裝飾裝修等服務的經營者謊報用工用料,故意損壞、偷換零部件或材料,使用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或者與約定不相符的零部件或材料,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部件,或者偷工減料、加收費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 2、從事房屋租賃、家政服務等中介服務的經營者提供虛假信息或者采取欺騙、惡意串通等手段損害消費者權益的。 對于以上兩種行為,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單處或者并處警告,違法所得3倍以下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關于商家在家裝、房屋租賃等方面的違規行為,消費者一般都后知后覺,很多憑證會不注意保留。因此,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必須保留各個時期的具體證據,包括購買各項材料的發票、房屋租賃的初始價格憑證等。 |
相關閱讀:
- [ 02-06]假貨僅作退貨處理 網購消費維權難
- [ 02-02]莆田一女子新買高壓鍋爆炸致傷 消費維權獲賠
- [ 01-11]實名制車票丟失仍需補票?國內首例消費維權公益訴訟啟動
- [ 01-10]浙江消保委提起國內消費維權公益訴訟“第一案”
- [ 12-26]中消協公布消費者保護運動30年消費維權貢獻人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