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槍女將李林威震晉綏 投筆從戎不平倭寇誓不休
2015-09-02 16:46:49? ?來源:閩南日報 責任編輯:王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特別鳴謝王寶國 ![]() ? ![]() 若把生命的長度比作四季,李林的生命在春天便戛然而止了。 為掩護大隊伍突圍,25歲的李林率領騎兵向敵人火力中心冒死沖殺,最終身陷包圍圈,把最后一粒子彈射入自己頜下,用生命譜寫了“甘愿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抗日傳奇。 投筆從戎: 二出雁門關 周恩來總理曾這樣評價李林:“她不到后方做官,堅持前線抗戰。” 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烽火燃遍中國大地,無數中華優秀兒女奔赴戰場,李林毅然投筆從戎,由北平來到雁門關外的抗日最前線山西。 據華僑抗戰女英雄李林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寶國介紹,第一次出雁門關,李林擔當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大同中心區領導成員,但僅僅56天,大同淪陷,李林與一行人奉命南退到雁門關。南退途中,李林目睹國民黨軍隊潰逃,甚至有嬰兒被丟棄在路邊谷地啼哭,她急得滿眼是淚。“我不明白我為什么要退回來,我什么時候會再出雁門關!”在后來給中央婦委的信中,李林寫道。 在關內陽明堡時,李林遇到了被派遣到雁北敵后的趙仲池一行,她強烈要求隨隊北上,趙仲池等堅決不同意:“你是女同志,應當南下,不得隨隊。”經過反復“交鋒”,李林最終獲準同行,二出雁門關,她如愿來到雁北平魯縣抗日最前線。 王寶國說:“李林在大同時曾有過一段戀愛,但攜手南退至雁門關時,兩人因南退還是北進產生分歧,李林堅決與其分手,只身北進。一年后,她與堅持在抗日后方工作的屈健結婚。” 女游擊隊長: 用兵靈活連戰連捷 “漢朝名將霍去病善用閃擊戰,李林的戰法與其十分相似。每當偵察兵報告一個機會,她便出其不意猛襲目標。”王寶國說。 1938年2月,駐大同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大“圍剿”,游擊司令部轉移到平魯指導反“圍剿”,李林和同事王零余率領雁北抗日游擊隊第八支隊奉命執行保衛任務。這是晉綏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也是李林軍事生涯的第一次實戰。戰斗中,支隊配合其他隊伍靈活作戰,突出包圍圈,從外線猛襲敵人。 李林能在馬背上雙手開槍,戰斗中,她常騎著高頭大馬,率領騎兵戰士沖鋒在前,斷路在后,令敵人聞風喪膽。 1938年3月,李林被任命為雁北游擊隊第八支隊隊長。一次,支隊在平魯老營城一帶與小股敵軍遭遇,李林率部迎擊。槍聲響起,李林沖在最前面,突然一顆冒煙的手榴彈落在她馬前,千鈞一發,李林明白自己一越即過,但身后的戰士勢必來不及躲避。她翻身下馬,拾起手榴彈向敵陣扔去,手榴彈在接近敵陣的半空爆炸,嚇得敵軍連忙后退。這瞬間的膽識和抉擇讓戰士們由衷佩服。 大同是華北煤電重鎮,日軍侵占大同之初,即在該地四老溝煤礦附近設立擁有120多人、兩挺重機槍的重兵據點。李林一夜奔襲,仿佛神兵天降,全殲敵軍,震動大同日軍總部,從此威名遠揚。 據王寶國介紹,從1938年初到1940年間,李林領導的騎兵營轉戰長城內外,屢建奇功,日寇和漢奸四處張貼布告,懸賞5000大洋捉拿。 |
相關閱讀:
- [ 09-02]省人防辦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參觀活動
- [ 09-02]熒屏聚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娛樂節目全面停播
- [ 09-02]梅紹·烏蘭特:向投身中國抗戰的德國“白衣戰士”漢斯·米勒致敬
- [ 09-02]抗戰老兵:期待勝利日閱兵
- [ 09-02]“燈謎達人”謝新鎏 創作燈謎200條紀念抗戰勝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