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兩岸專家齊釋“朱子學”
2015-09-06 09:37:11??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亞文明圈共同的傳統文化 朱高正認為,800年來,“朱子學”一直是東亞文明圈的主流思潮,鴉片戰爭后,亞洲四小龍興起的原因之一,就與儒家文化背景有關。在朱高正看來,中華民族是全世界家族稱謂最全、最完整的民族,有家譜、家書、祠堂等,可以用來尋根;同時,中華民族家庭觀念強,重視子女教育,勤勞、節儉,而這些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 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弘揚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的主流是朱子文化,即“朱子學”。可見,“朱子學”是東亞文明圈共同的傳統文化,在東亞文明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朱子學”隨著東亞圈的經濟發展、文化復興,將恢復其應有的地位。 吳邦才在深入解讀武夷山人文環境對朱熹成長、成才、成就的影響后,系統梳理了朱熹在武夷山的思想、學術與教育成就,認為朱熹能成為文化巨人與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分不開,與武夷山的人文環境分不開。武夷山是朱熹立身之地、大成之鄉、載譽之山,因此武夷山要擔好打響朱子文化品牌的重任,用心、用勁、用功做足朱子文化的“化”文章,即深化、物化、活化、融化。 在闡釋了“朱子學”在東亞文明圈與兩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義后,朱高正說,“朱子學”不是武夷山的、中國的、東亞的,而是全人類的。武夷山作為蘊育“朱子學”的原生地,有責任光大和弘揚好朱子文化。 理學搖籃地,千古圣哲居。武夷山期待通過開設“武夷書院講壇”,重續武夷書院文化之風,打響書院品牌,聯通兩岸文化。 金文蓮 相關鏈接>>> “武夷書院講壇”由清華大學國學院、廈門大學國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福建省社科聯、福建日報社共同主辦,每年將舉行6期,每期邀請兩位著名朱子文化專家學者作主題演講。 人物名片>>> 朱高正:臺灣知名學者、朱熹第26代裔孫,獲德國波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意識為己任,不僅出版了《近思錄通解》《四書精華階梯》等著作,而且身體力行開展朱子文化的普及與弘揚。 吳邦才:曾主持籌備首屆朱子文化節,致力于朱子文化和世界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編寫出版了多部有關武夷山歷史文化的著作。 |
相關閱讀:
- [ 09-03]加快推進五夫 朱子文化園建設
- [ 09-03]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 [ 09-02]紀念朱子誕辰885周年 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 [ 08-28]武夷山供電構建堅強電網點亮“朱子故里”
- [ 08-26]相約在朱子故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