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復興,在路上
2015-09-06 09:40:3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朱子學校學生在誦讀《朱子家訓》。 通訊員邱汝泉 攝 兩岸共有的精神家園 身為朱子第27代后裔,南平朱氏宗親會會長朱美珍這些年一直致力于兩岸朱子文化交流。 “朱子文化在臺灣有深厚的根基和影響。理學家們在臺灣建學校、辦書院,讓朱子文化有了更系統的傳播。”朱美珍說,“如今,臺灣仍有眾多專家學者,致力于朱子文化的傳承,致力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 對從福建到臺灣的朱子文脈流傳,武夷學院朱子文化研究中心陳國代說:“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帶了一大批朱子文化學者到臺灣。清朝時,臺灣學子參加科舉,還要到福州來考試。近現代以來,大陸又有一大批新儒家學者赴臺,他們對推動臺灣朱子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如今,每年研究朱熹的論文有一兩百篇,福建、安徽、江西和臺灣四地每年都會選擇一個主題,輪流舉辦朱子文化相關活動。” 就在去年10月,一場“朱子之歌·兩岸同聲”音樂會在臺灣巡演,獲得臺灣觀眾的熱烈歡迎。陳成凱是“朱子之歌”的導演。他說,“朱子之歌”從選詞、譜曲、排舞到演出,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在收到臺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赴臺演出的邀請后,又在其中增加了朱子當年游金門所寫的詩句等元素。 “在臺灣,臺北孔廟祭孔完后,即祭朱子;金門有朱子祠,新竹有朱子學堂,嘉義有朱子公廟;祭朱子大典、朱子文化節、朱子學論壇等活動已成常態。”常年從事朱熹思想研究的武夷學院朱子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張品端說。 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也持續熱絡。2005年,武夷山市成功舉辦首屆朱子文化節;2010年,在雙方共同推動下,海峽兩岸還各自發行了一套朱熹誕辰880周年紀念郵票;2008年開始推出的“朱子之路”研習營已成功舉辦七屆,來自北京大學、廈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大學等海峽兩岸高校的數百位師生,到朱子故里瞻仰圣跡,研討朱子文化…… |
相關閱讀:
- [ 09-06]尤溪朱子文化園展出如椽巨筆 每支4米多
- [ 09-06]“武夷書院講理堂”普及朱子文化
- [ 09-06]朱子文化:涵養社會價值和個人美德的源泉
- [ 09-03]加快推進五夫 朱子文化園建設
- [ 09-03]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