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完善學生信用評價體系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認為,目前大學生失信體現在考試作弊、替考、學術論文抄襲等,當然還涉及很多不誠信行為。新規應指出哪些具體行為屬于失信,要設置失信行為等級。他也指出,要出臺相應的細則,應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大學生信用評價體系。 對于大學生誠信問題,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學生事務部教師陳鈞指出,加強大學生誠信建設,能使學生在申請勤工儉學名額、享受學院內各項補助等方面體現公平,有利于避免學術造假,也讓大學生真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失信范圍如何界定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所謂的失信就予以開除,實行起來未免太過缺乏彈性,這還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 對于教育部此項新規,有網友點贊支持,認為會倒逼自律警醒,夯實誠信根基。也有網友指出,落實誠信還需配套評價體系,不該讓大學生孤獨領跑。 網友“知足4961”說:“做人的根本就是誠信,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網友“兜兜里無暗器”則認為:“大學是育人成才的最后陣地,如果僅僅因為大學生的失信問題就將學生退學,直接推向社會,未免過于嚴厲。”網友“小草janne思博”則表示,誠信更多的是社會環境的反映,也需要從根上做起來,光靠學校規范,治標不治本。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開展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記錄,最根本的治理,還是完善學校的學生評價體系。對于老師而言,要以教育標準和學術標準評價教育、學術能力與貢獻,不能采取簡單的量化指標,讓老師在誠信上能以身作則;而對于學生而言,需要淡化大學的功利辦學導向,不能以就業率、考研率等指標來考核學校的辦學質量,而應該關注學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 “如果不改革學校的評價體系,不管新修訂的規定如何強調誠信的重要性,都有可能只是一紙空文。”熊丙奇說。 (東南網見習記者 林先昌 校通社記者 黃菁瑩 林健華 梁鋆) |
相關閱讀:
- [ 12-04]學術無誠信,不配當國企高管
- [ 12-04]從臺灣來榕創業 李儒欽:講良心重誠信贏得高人氣
- [ 11-30]汽車維修企業誠信哪家強 我省13家企業榜上有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