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嫌疑人以問路或借打手機為由行騙,近日落網 這群安徽人假扮成落難的香港人行騙,為更好行騙,他們在手機里下載粵語學習軟件,時時練習粵語。碰到獨行的女子和學生,他們就說著粵語,上前借手機打電話或借錢,之后拿著手機逃走。近日,思明刑偵大隊抓獲5名嫌疑人,破獲結伙冒充香港人詐騙案件8起。 12月5日,家住蓮前東路附近的中學生小李補習結束,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個年輕女子。對方穿著時尚,自稱是香港人,來廈門旅游,手機無法撥打,于是向小李借手機打電話。 小李稱,這名女子先是一直說粵語,發現小李聽不懂粵語后,又改說帶著粵語口音的普通話。 女子先是拿出自己的手機,不停撥打電話,手機一直顯示無法撥出。好心的小李拿了自己新買的手機借給這個女子。誰知,該女子邊打電話,邊說信號不好,慢慢走遠,鉆進人群不知去向。 小李發現上當了,急得大哭,還好過路的好心人把手機借給小李,打電話向其父母求助。小李稱,這個手機是她父母花了6000多元買的,才用了不到一個月。小李父母趕到后,立刻報警。 民警通過串并調查,發現蓮前、中華、碧山、何厝等轄區發生多起冒充香港人詐騙路人手機、錢財的案件。受害人一般為獨行的年輕女子或中學生。嫌疑人在路邊尋找目標后會主動搭訕,有時冒充香港人問路,或是借打手機,有時也以需要借卡匯款為由,實施信用卡詐騙。嫌疑人還以給好處費為誘餌,誘騙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和密碼,騙取卡內資金。 經過偵查,民警鎖定了5名嫌疑人。但這些嫌疑人很狡猾,乘坐動車來廈和辦理住宿時都用他人的身份證。多番調查,民警掌握到嫌疑人為4男1女,暫住在江頭某公寓出租房內。 12月10日中午,民警將5名嫌疑人全部抓獲。據了解,5名嫌疑人均是親戚,老家在安徽。作案前,他們都在老家務農,嫌棄務農太累,他們才想出了冒充香港人詐騙的法子。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粵語學得爛不敢去廣東 嫌疑人馬某交待,他們不僅偽造了香港的身份證、電話卡,還通過非法渠道買來了境外的廢棄銀行卡。此外,為了說出一口流利的粵語,更加具有迷惑性,他們不僅在手機里下載粵語學習軟件,時時學習粵語,還刻意長時間通過互聯網觀看香港電視劇及香港新聞,不斷模仿學習香港口音。 不過馬某稱,他們的粵語水平并不高,只是學會了日常的口語對話。如果是廣東人或者香港人聽到,一定會當場揭穿他們,因此他們一直不敢去廣東行騙。 (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思公政) |
相關閱讀:
- [ 12-13]廈門將推廣“市民誠信卡” 5年內公共信用信息要全覆蓋
- [ 12-13]廈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發布 將推廣使用“市民誠信卡”
- [ 12-12]廈門要發"市民誠信卡"|打2年官司酒店爭回經營權|在廈開小貸公司最高獎2千萬
- [ 12-12]廈門要發市民誠信卡 5年內公共信用信息全覆蓋
- [ 12-12]廈門要發"市民誠信卡" 5年內公共信用信息全覆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