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全面小康,百姓收入增長最有“獲得感”。分享發展成果,百姓收入增加最直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關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收入分配領域問題不少。在這樣的形勢下,靠什么來實現收入翻番? 經濟下行壓力下,收入怎么翻番? 一位打印工程師,在杭州市場月薪是3500元到4000元。然而,在做3D打印的杭州杉帝科技有限公司,能拿到6000元到9000元。 “傳統制造業科技含量低競爭激烈,毛利率一般在3%到4%。但3D打印開辟了全新的市場,我們凈利潤率超過30%,可以提高工資調動員工積極性?!惫緞撌既擞菅筇寡?。今年中秋節前,他們開發出3D打印的月餅模具,個性化定制月餅的售價比傳統月餅高60%。 對城鎮普通勞動者而言,工資是主要收入來源。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工資怎么才能提高? “根本辦法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要分蛋糕,首先要把蛋糕做大,然后才是如何切好蛋糕?!比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綜合室主任王學力說。 只有建立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工資提高,才是可持續的。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當前,正在中華大地如火如荼展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為中國經濟打造新動力的同時,也成為未來收入增長的新源泉。 其實,農民要想增收道理也是一樣的。在國家加大扶貧、支農力度的同時,現代農業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廣闊舞臺。 48歲的王守森是安徽省肥東縣合浦村村民,外出打工20年后2008年返鄉務農。從最初虧本到現在年利潤30多萬元,他摸索出其中的門道:還得搞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他流轉了4000多畝土地種植有機稻,正忙著注冊商標,打算建一個集稻米倉儲、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廠子。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