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呼聲高漲
2017-05-03 11:09:54??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2016年專利法律制度完善專項調查報告》顯示,專利行政執法總體認可率達到85.18% “感謝當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進行的專利行政執法,維護了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企業十分希望進一步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濟南德佳玻璃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曉鷗所言,代表了大多數創新型企業的共同心聲。4月26日,《2016年專利法律制度完善專項調查報告》發布(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專利行政執法總體認可率達到85.18%。 “近年來,廣大專利權人及企業的維權實踐表明,專利行政執法手續簡、時間短、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較為突出。因此,創新主體呼吁對加強專利行政執法既是出于自身維權的需要,也符合創新發展大局,在推進專利法修改進程中值得考慮。”中國科學院大學法律與知識產權系主任李順德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表示。 行政執法優勢明顯 “當企業在市場上發現被侵權的問題時,及時向專利行政管理部門提出調處請求。經過行政調處,對方企業停止了專利侵權,為我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多萬元。”遼寧恒星泵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當企業遭受專利侵權之時,都希望尋找一條能方便快捷時間短、高效簡捷成本低的依法維權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高效、公正、公平地通過專利行政執法來調處專利糾紛,成為創新主體與專利權人的實際需要。 呼吁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正是來自創新主體的期盼。正如《報告》所顯示的,9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專利行政執法力度、司法保護力度均應當加強。在專利行政執法方面,受訪者普遍希望專利行政部門查處群體侵權、重復侵權行為;希望專利行政部門可以調查取證;同時,希望專利行政部門采取沒收侵權產品、專用設備等手段及時制止專利侵權行為;希望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處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和假冒專利案件。此外,還希望調高專利侵權的法定賠償上下限額度。 “為了等待法院的判決,我已經熬了兩年了。”職務發明人錢先生因職務發明權益矛盾在與原單位某公司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將該公司告到法院。據了解,此案中,錢先生任該公司總工程師的8年時間里,雙方簽訂《專利使用協議》,約定在產品中使用錢先生發明的每件專利的使用費為每年1萬元至3萬元。在職期間,錢先生共為該公司研發并獲得專利10件。但2010年之后,該公司不再按協議支付費用。于是,發生如今雙方對簿公堂的局面。 修法進程持續推進 《報告》的調查數據,反映了新形勢下創新主體對加強專利行政執法等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對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的普遍關注。 “為了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解決專利保護和運用中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增強創新主體對專利保護的信心,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有關部門正在從提高專利質量、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專利保護、促進專利運用等方面對專利法進行第四次全面修改。《報告》的調查數據為推進立法形成了有力支撐。”中國專利保護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報告》的調查結果為專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基礎數據,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創新主體對于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中重要內容的需求和意見。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保護方面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積極落實中央關于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2016年制定出臺嚴格專利保護的若干意見,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護航”“閃電”執法專項行動;啟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推動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有機結合、協調聯動。繼續開展海外展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工作;知識產權信用納入國家誠信體系,設立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協作調度(浙江)中心,確定了首批30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2016年,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達到4.9萬件,同比增長36.5%。 在創新發展的新形勢下,隨著科技發展和市場競爭加劇,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為解決我國專利保護和運用中的突出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了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工作。“備受關注的專利法修訂工作繼去年被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列為預備項目,今年被列入《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力爭年內完成的項目,專利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在國家層面持續推進,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專利制度建設的高度重視,凝聚了創新主體及社會公眾的熱切期望。通過社會調查及時了解創新主體、權利人及社會公眾對修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是推進修法工作的重要參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李順德認為。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