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突尼斯6月5日電(記者劉鍇、馬迪)依據國際足聯5月公布的最新排名,第五次打進世界杯決賽階段的突尼斯男足排在第14位,是非洲和中東地區排名最高的球隊。 這個人口不足1200萬的北非小國足球水平近年來緣何能快速提高,世界排名超越荷蘭、意大利等傳統足球強國?一些足球專業人士和媒體人認為,完善的青訓體系和保障措施,是突尼斯足球取得成功的基礎保障。 “黑馬”新軍期待創造“北非奇跡” 作為非洲足球傳統勁旅,突尼斯隊在本屆俄羅斯世界杯決賽階段,與英格蘭、比利時和巴拿馬分在一個小組。不少足球業內人士看好這支闊別世界杯決賽階段12年的球隊,認為突尼斯“黑馬”成色十足,期待“迦太基雄鷹”今年夏天能夠創造“北非奇跡”。 依照突尼斯足協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國家隊最終名單,23名球員中,6人來自突尼斯甲級聯賽,其他球員效力于歐洲頂級聯賽和海灣國家聯賽。 突尼斯隊主教練馬魯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球隊正在做最后沖刺,好消息是人員齊整,沒有人受傷病影響。他認為,在世界杯上,面對比利時和英格蘭這種傳統強隊,突尼斯隊應當堅持自己的戰術打法,盡最大努力發揮出應有水平,以應對場上所有可能的情況。 突尼斯隊主力球員、效力于法甲雷恩俱樂部的瓦赫比·哈茲里說,球隊在前兩場分別對陣葡萄牙和土耳其的熱身賽中表現不錯,希望可以延續這種狀態,在俄羅斯創造佳績。 在最近熱身賽中連續進球的進攻端球員巴德里認為,球隊具備打入世界杯十六強的實力,只是需要在比賽中集中精力,“任何細小失誤都要付出代價”。 突尼斯資深足球記者穆罕默德·赫迪·布拉阿巴說,曾于1978年、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四次晉級世界杯決賽階段的突尼斯隊,在本屆賽事上的表現值得期待。 按照他的說法,雖然球隊陣中沒有超級球星,但所有球員水平基本相當,整體技戰術和風格相對統一,球員之間默契度較高,因而不排除爆冷掀翻一些熱門強隊的可能性。 國內完善青訓保障人才輸送 一些足球專業人士認為,突尼斯足球近年來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是國內各級別聯賽健全,特別是青訓體系專業規范,可以源源不斷輸送后備人才。 突尼斯足協下屬足球聯賽共分8個級別,包含職業聯賽和業余聯賽,注冊俱樂部接近200家。其中頂級職業聯賽由14支球隊組成,主要勁旅包括突尼斯體育希望、突尼斯非洲、蘇塞薩赫勒體育之星和斯法克斯體育等。這四支球隊多次代表突尼斯贏得洲際賽事冠軍,也是國家隊選拔球員的主要來源。 非洲足聯A級教練員洛特菲·卡德里曾執掌突尼斯體育希望俱樂部青少年足球培訓中心。他告訴新華社記者,各職業俱樂部都十分重視青訓發展,從制度和資金上予以保障,以補足后備人才發展需求。 他說,這些俱樂部會在每個賽季初開始招生,主要招募對象為俱樂部所在區域的適齡青少年,年齡通常在12歲至23歲之間。在他看來,選材主要標準是球員的技戰術水平和心理素質,而后者是一名球員能否成為頂尖球員的決定因素。 卡德里說,為避免青少年球員日常訓練與學業相沖突,俱樂部通常把訓練時間安排在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或是傍晚6時以后。這樣既能確保訓練時間,又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完成學業。 通過各俱樂部有體系的正規青訓,一些人將有機會與俱樂部簽署實習合同,對象為年齡在16歲至21歲之間、出自青訓中心的球員。而一些更有潛力的球員還將有機會轉為職業球員,與俱樂部簽署職業合同,開啟職業生涯。 制度設計保障青訓資金來源 對于俱樂部經營者來說,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青少年球員訓練,成本高、收效慢,僅靠俱樂部投入難以長久維系。 因此,突尼斯足協規定,下屬職業聯賽球員每次轉會,轉會費將按一定比例,劃撥給曾經培養這名球員的青訓機構。其中,突尼斯甲級聯賽球員轉會費劃撥比例為5%,乙級聯賽球員轉會費劃撥比例為2%。這筆資金由轉入球隊支付,經突尼斯足協劃撥給青訓機構。 另外,突尼斯足協還規定,年齡在18至25歲的球員首次簽署職業合同,合同期應為5年。而不滿18歲的球員首次簽署職業合同,合同期不得超過3年。 資深足球記者布拉阿巴解釋,這些規定一方面可以保證俱樂部利益,讓俱樂部更有意愿培養及簽約年輕球員;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障年輕球員、特別是頂尖球員的自身利益,使得他們今后的職業選擇有更大靈活性。 除激勵職業足球健康有序發展之外,突尼斯足協還采取措施,鼓勵更多民間高手參與這項運動,其中一項舉措是允許“半職業球員”存在。依照規定,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有正式職業的人,可與俱樂部簽署兼職合同。 布拉阿巴說,這一舉措有助于鞏固足球在突尼斯業已堅實的民間基礎,鼓勵更多人參與足球,形成濃厚足球氛圍和文化,推動足球運動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