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2019年福建招生簡介
2019-07-05 10:15:27??來源: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招生計劃)2019年浙江大學在福建計劃招生99人,其中理工類83人(含提前批12人,醫藥類招生17人,高校專項計劃8人)、文史類16人(含提前批4人,高校專項計劃2人)。2018年,浙江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分別為:理科投檔線663分,文科投檔線648分;浙江大學醫學院單獨代碼招生的投檔線是643分。 (錄取規則)浙江大學按考生的高考投檔分進行調檔,并根據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5%;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20%。調檔以后,按投檔成績擇優錄取,不設專業間分數級差。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若考生符合學校錄取要求,并服從專業志愿調劑,學校提檔不退檔,超過招生計劃的名額,將通過增加機動名額予以錄取;考生若填滿專業志愿,浙大承諾零調劑;該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不招收無志愿考生。 (轉專業政策)浙江大學實行分類招生、通識教育和主修專業確認的機制。對于福建考生來說,錄取時一般都不涉及具體專業。學生在入校后零距離深度了解學科、專業,并在充分認識自己發展志趣的基礎上,按照學校主修專業確認的相關規定,自主申請確認適合自己修讀的專業。每位同學有兩次主修專業確認機會、一次轉專業機會。學校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將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專業選擇需求。同時,學校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構建學生無門檻自主修讀、多樣成長、多元學習的生態環境,設立覆蓋全校大部分專業的微輔修、輔修、雙專業、雙學位等跨界學習項目,促進學科交叉培養和跨界知識融合,使學生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擁有寬廣的發展潛力。 (招生新政策)浙江大學今年在福建的招生專業設置有所變化,新增了2個招生專業大類,一是面向文史類考生的社會科學試驗班(竺可楨學院人文社科實驗班、智能財務班),二是面向理工類考生的工科試驗班(竺可楨學院圖靈班)。這兩個大類涵蓋該校對優秀本科生實施“特別培養”和“精英教育”的榮譽學院——竺可楨學院中的3個特色班級:人文社科試驗班、智能財務班、圖靈班。“人文社科實驗班”可謂未來社會創新發展領導者的訓練營,該班以“學貫中西、文理交叉”為指導思想,強化文史哲和自然科學等經典學習和個性化培養,培養造就推動社會科學與思想進步的學科精英,畢業院友多在金融、文化、管理、法學等領域占一席之地。“智能財務班”圍繞“公司財務+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橫向構建跨領域協同創新的知識體系,旨在培養富有人文精神和科技洞見,能夠引領和實現人工智能時代財務的戰略價值,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和未來商業領導者。在配置跨學科優秀師資團隊和一流國際合作網絡的基礎上,學生將在通曉國際會計商業語言和全球戰略財務管理理論及應用知識的同時,兼備扎實的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和數據科學相關理論及應用能力,能夠在面對多變國際經濟金融環境時利用智能財務系統進行分析和決策,并能夠勝任智能財務系統的開發、設計、應用和實現等創新工作。“圖靈班”依托該校計算機學院雄厚的教學科研力量,圍繞“全科式基礎強化”、“全方位科研訓練”、“全程化導師引領”、“全球化資源導入”和“專業化學科培養”的“四全一專”特色培養模式,實施計算機拔尖人才的培養方案。圖靈班首席教授包括“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的獲得者Whitfield Diffie教授和吳朝暉院士、陳純院士、潘云鶴院士、沈向洋院士,導師組由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組成。學生可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個本科專業中自主確認主修專業,以培養計算機領域未來的一流學科引領者和戰略科學家為目標。 (讀研與出國深造)該校學科門類齊全,擁有本科專業12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9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和博士后流動站57個。招收的各專業本科生都有深造渠道,學生可通過免試保送、考研、申請留學等途徑實現繼續深造的愿望。2018年浙江大學全校本科應屆畢業生海內外深造率超過60%。在境內“雙一流”高校(A類)和中國科學院系統升學的人數占境內升學總人數的92%以上;出國(境)深造的畢業生中,赴世界排名前100位境外高校深造的人數占境外深造總人數的55%左右。 (聯系方式)更多詳情請咨詢浙江大學招生辦公室和浙江大學福建招生組。 浙江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zdzsc.zju.edu.cn;招生辦電話:0571-87951006、88981979。 浙江大學福建招生組在志愿填報期間將分赴各地的高招咨詢會和各重點生源地中學開展招生咨詢服務,招生組總聯絡電話:徐金鐘15858168018,葉凌云13968055169,畢建權(組長)13819178929。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