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總工會嚴把識別關、施策關、出檔關,2016年以來,龍巖市建檔的全總城市困難職工由1774戶降到現在的110戶,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龍巖市總工會認真貫徹全總、省總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黨和政府脫貧攻堅大局,全面落實2020年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目標任務,嚴把識別關、施策關、出檔關。2016年以來,龍巖市建檔的全總城市困難職工由1774戶降到現在的110戶,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嚴把識別關,確保建檔精準
注重動態管理
規范有序建立困難職工檔案
工會干部每半年分期分組開展入戶走訪,符合建黨條件的,按照“應建盡建”原則納入困難職工檔案;發現有問題的,做退檔處理。及時更新,確保困難職工檔案真實有效。
嚴把識別關,確保建檔精準
注重梯度幫扶
及時覆蓋各類城市困難職工
201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總、地方工會、基層工會三級困難職工檔案管理體系,將相對困難又確需幫扶的城市困難職工納入地方檔案。
注重數據留存
困難職工檔案經得起查驗
龍巖市總工會分別于2010、2013、2016、2017、2018年將困難幫扶、資金使用等有關文件整理成冊,形成《幫扶工作資料匯編》,同時完善工作臺賬,可隨時接受監督檢查。
在“融”字上求突破
爭取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重視支持
積極牽頭民政、人社、醫保、教育、住建等部門共同商討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對策。密切與民政部門協作,做到應保盡保。
嚴把識別關,確保建檔精準
在“聯”字上抓落實
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
制定了《龍巖市總工會關于做好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市、縣兩級工會均成立“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
在“幫”字上下苦功
分類幫扶城市困難職工
1、“造血式”幫扶
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但未實現就業的城市困難職工,推動納入政府就業扶持體系,同時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就業難題。
2“止血式”幫扶
推動符合條件的城市困難職工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同時幫助所有建檔城市困難職工繳交全額醫療互助金,讓他們多一層保障。
3“阻斷式”幫扶
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幫助城市困難職工家庭就學子女納入國家“獎、助、貸、勤、減、免”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覆蓋范圍,幫助他們盡早實現“受助一人,成長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4“連心式”幫扶
持續開展“連心幫扶”行動,發動77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掛鉤幫扶109戶城市困難職工,龍巖“李新炎慈善基金會”連續11年支持工會幫扶工作,累計捐助幫扶資金125萬元。
5 常態化幫扶
在開展關愛農民工、關愛環衛工等服務項目中,對城市困難職工優先考慮、優先覆蓋、優先保障,幫助解決城市困難職工生產生活難題。
嚴把出檔關,確保退出精準
制度先行 規范出檔
龍巖市總工會列明14類情形,經具體流程,對城市困難職工給予脫困處理。
跟蹤幫扶 再扶一程
經工會精準幫扶、精準脫困后,出檔的城市困難職工家庭仍需幫扶的,根據三級檔案管理體系有關要求給予納入地方檔案管理,不符合地方檔案管理的則由所在基層工會繼續跟蹤服務。
兜底保障 協同幫扶
對短期內無法解困脫困的深度困難職工,推動納入民政低保體系,同時幫助他們爭取各類保障,再配合幫扶措施,幫助他們實現解困脫困。
下一步,龍巖市總工會將繼續按照省總工會的部署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目標任務。
(來源:龍巖工會網《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典型經驗介紹之龍巖篇》 )
(東南網記者 吳曉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