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將臨 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好兩件事
2020-04-22 09:22:26?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責任編輯:許麗蓉 我來說兩句 |
“五一”假期將臨,很多在家里宅了好幾個月的人們開始計劃出門游玩。那么,外出游玩應該注意什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提醒,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還是應盡量減少出游機會,即使出游,也要選擇人少的地方。逛公園也要注意兩點:戴口罩和手衛生。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盡量減少與別人接觸的機會,盡量減少近距離交談。 對于傳染病的普遍預防,兩個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衛生 首先,戴口罩是最有效減少人和人傳播的一種方式。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應該繼續保持戴口罩這種習慣,尤其是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辦公場所等,帶口罩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保護,從而避免疫情的傳播。 第二個重要預防措施就是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是一種良好衛生習慣,無論何時都應堅持。而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提高洗手效率也同樣重要。 第三要避免去高風險場所。對于那些諸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容易增加病毒傳播風險的地方,盡量減少用手去直接觸摸。盡量少去或不去高風險場所或人流密集區域,如果要出入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外出歸家后,如何做好清潔消毒? 1.做好手消毒 在流動水下,淋濕雙手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注意擦干宜使用紙巾。 如果沒有流動的水,如何做好手消毒?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說,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產品清潔雙手。75%酒精可滅活病毒,含酒精消毒產品可以作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外套衣服 回家以后外套直接掛在門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開。 如果感覺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接觸了一些有可疑癥狀的人,這種情況下需要對外套進行消毒處理。盡量選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選用化學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溫,就可以選用56攝氏度30分鐘這種方式消毒。如果有烘干機,也可以把溫度調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鐘也可以達到消毒作用。 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溫,也可以采用化學消毒劑來浸泡消毒,這幾類消毒劑比較常用,一是酚類消毒劑,二是季銨鹽類消毒劑,三是以84消毒液為代表的含氯消毒劑,這三類消毒劑做衣物的消毒都可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劑量來進行操作。 這三種消毒劑也各有缺點,使用時要注意。酚類消毒劑有時候會讓化纖材料著色,可能讓它變色。84消毒劑等含氯消毒劑可能會對衣物有褪色作用,會漂白。季銨鹽類消毒劑,如果跟洗衣粉、肥皂這些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一起用,兩邊都會失效,既不能消毒又不能清洗。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消毒劑。 3.手機 建議外出回到家后可以關閉手機電源,等手機徹底冷卻之后,沾取適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對電子產品沒有損害的消毒產品,包括用消毒紙巾擦拭手機表面,并做好手衛生。如果外出期間沒有使用手機,就沒有必要對手機表面進行消毒。 4.鈔票 鈔票本身就不需要消毒了,但是盡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時放進錢包里,摸過鈔票的手要清洗干凈,盡可能多用手機支付。接觸鈔票的人員,在飯前、入廁前后應用肥皂、流水洗凈雙手;沒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臉等;更不要在接觸鈔票時用手抓食品吃;以減少鈔票的污染與傳播疾病。同時,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5.手提包 手提包可在回家后用75%的酒精進行擦拭,然后懸掛晾干。 相關提示:高風險場所有哪些?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如有新冠病人的診治醫院,還有境外回國人員的轉運工具,或者是海關和陸地邊境口岸等這些地方,都屬于高風險地方。另外,有人員聚集的場所,包括飛機、高鐵、公共汽車、地鐵等交通工具,還有一些大型活動人群的聚集,或者一些朋友之間的聚會場所等,密閉或半密閉空間,比如影劇院、包房、包廂等,還有電梯的轎廂等,都屬于高風險場所。 (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原創、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南昌市疾控中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