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等免疫力薄弱人群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接種疫苗嗎?還需哪些特殊防護?——有關部門與專家給出建議
2021-03-19 15:44: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佳麗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題:腫瘤患者等免疫力薄弱人群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接種疫苗嗎?還需哪些特殊防護?——有關部門與專家給出建議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陳席元 自去年12月15日我國正式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以來,剛過3個月,記者粗略統計,北京、上海、浙江、海南、湖南、江蘇等多地均已陸續開放公眾接種。 那么,針對免疫力相對薄弱的人群,例如腫瘤患者、器官移植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這類群體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接種疫苗嗎?如何權衡潛在風險與收益?又該做好哪些特殊防護?新華社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主管部門和業內權威專家。 免疫力薄弱人群的確更易感染,但潛在風險需權衡 新冠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個人免疫力“基本面”的優劣關系著抵御病毒侵襲的最終效果。業內專家表示,對于免疫力薄弱的群體,其抵抗病毒的能力更弱,因此也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以腫瘤患者和艾滋病患者舉例,進行詳細分析: 腫瘤,是由人體細胞基因發生惡性突變,并在失控狀態下惡性分裂發展而來的。免疫系統工作正常的健康人,具有識別并消滅惡性突變的免疫監視能力。然而,倘若免疫力下降失去這一能力,發生腫瘤的概率就會增加。一旦腫瘤產生,就會分泌大量因子進一步抑制抗腫瘤免疫力。“這說明,腫瘤會阻止人體免疫系統行使正常功能,同時,患者在治療中還會用到放療或化療,這些都會進一步削弱人體免疫力,自然也會削弱疫苗的抗病毒免疫力。” 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布了相關數據和研究判斷:2020年全球有近千萬人死于癌癥,且腫瘤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癥率和死亡率均更高。 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面臨類似問題。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在近期發布的研究中提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臨更多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因素,如果免疫系統受損,可能導致機會性感染和嚴重疾病。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楊云凱也表示,理論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后病情難以控制。 免疫力薄弱人群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但品種要選對 隨著我國疫苗接種人群的逐步擴展,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在近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繼第一步做好重點人群的接種后,未來將擇時開展第二步高危人群的接種。而這類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等。 記者在前期部分地區疫苗接種中發放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上的“接種禁忌”中看到,“惡性腫瘤”位列其中。 那么,下一步免疫力薄弱的高危人群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邵一鳴表示,腫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力薄弱人群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類似,都是要優先保護的高危群體。因為,高危群體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后,面臨的死亡風險更高。所以,原則上,是鼓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但需要高度注意的是,在接種前,需要由醫生判斷是否正處于基礎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是否仍有免疫缺損、是否還需要放療化療。若是,則要延緩接種。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提示,在尚未出現明顯免疫抑制癥狀的情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種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業內專家提醒,免疫力薄弱人群盡管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品種選擇上一定要審慎!當前,全球各國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品種各異,設計思路和原理也各不相同。對于免疫力薄弱者,應接種“死病毒”新冠疫苗。目前,我國附條件批準上市的3款滅活疫苗和1款腺病毒載體疫苗都是“死病毒”新冠疫苗,因此,都可以注射。 邵一鳴舉例,麻疹、風疹、乙型腦炎和黃熱病等用的是減毒活病毒疫苗,因此這類疫苗制劑,免疫缺損者一般是不能使用的。而目前國際上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例如新冠滅活疫苗、mRNA疫苗、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都是不具有復制能力的“死疫苗”。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也表示,正在開發或被監管機構批準的疫苗中沒有使用復制型“活疫苗”,因此它們對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應該也是同樣安全的。 楊云凱更加謹慎地提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仍需更多實驗結果作為參考。此外,接種過程中,用過的疫苗注射器會污染艾滋病病毒,不要誤扎其他受種者,并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注射部位殘留的病毒只要不直接碰到人的破損傷口,是不會傳染的,如果接種后注射部位酒精消毒了,就會更安全。 免疫力薄弱人群接種新冠疫苗后效果可能打折扣,個人防護不能松懈 受訪專家提示,符合條件的免疫力薄弱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疫苗產生的保護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是由于該人群自身免疫功能“底子弱”,產生保護性抗體的時間會更長,疫苗達到保護性抗體滴度的比例會更低,初始抗體濃度降低的速度也會更快,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也更高。 業內腫瘤醫學專家也提示,腫瘤患者使用抗腫瘤藥物等,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前,醫生應重視和患者的溝通,明確告知接種風險。 由此,讀者不免得出結論:“這么看,免疫力薄弱人群是否打疫苗還得分情況?” 沒錯!重點要從必要性、安全性等方面綜合評估。 受訪相關主管部門和業內專家給出參考建議:如果免疫力薄弱者接觸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比較高,潛在收益大于風險,則適宜接種;反之,則建議延緩接種。 一方面,個人防護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給出建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種疫苗后,仍應繼續采取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并采取保持社交距離、常洗手、戴口罩等措施。 另一方面,廣大健康民眾應更積極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幫助免疫力薄弱群體盡快構建起足夠堅實的群體免疫屏障,盡量讓免疫力薄弱群體少接種、甚至不接種,避免這部分特殊群體遭遇已知或未知的潛在風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