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遼沈戰役”——記復員老兵余祥湖
2022-12-23 15:15:04? ?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在尤溪縣梅仙鎮源湖新村,98歲的復員老兵余祥湖時常跟家人唱起《松花江上》《游擊隊之歌》等歌曲。 “你們有沒有在聽啊,不聽的話,我就不唱了。”唱著唱著,老人偶爾會停下來,等候大家的反應。 當眾人在一旁附和:“都聽著呢!”老人就又高興地唱起了這些深埋在骨子記憶里的歌曲。 日常,余祥湖習慣讀書看報。 兩次壯丁經歷 余祥湖出生于1924年11月8日,梅仙鎮小蕉村人。 余祥湖是家中長子,家里還有4個弟弟妹妹。父親的早逝,讓一家子的生活更加貧苦,他便同母親一起舉家搬遷到南平市衛閩村討生活。 1941年,余祥湖與同村人一起到埔上村干農活。不料,同村人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17歲的余祥湖急忙跑回村里報信,結果,半路上也被抓了壯丁。 “當時,我跟著隊伍參加了鷹潭火車站戰役。由于我生著病,就跟在隊伍最后面趕路。那場戰役很慘烈,我們的裝備很差,槍聲是‘卟—卟—卟’,日本兵的槍聲是‘咚—咚—咚’,幾個炮彈打過來,連對方什么樣都沒看清楚,我們一個團的人就基本沒了,活著的也都跑了。是一個排長背著我撤離,我才活了下來。”余祥湖回憶道,“后來,怕再次被抓,我就回了老家小蕉村。” 1944年,由于生活困難吃不上飯,余祥湖把自己當壯丁賣了(即替有錢人抽丁)。 “我用自己換了36擔糧食,拿2擔換成金戒指隨身攜帶,剩下的糧食就都留給奶奶養老。”余祥湖說,“那時,尤溪一共去了30多人。我們在福州馬尾上船,沒有經過訓練,就直接被拉到了東北戰場。1947年5月,在遼寧錦州地區,我所在部隊與東北民主聯軍作戰失敗,同年7月,我就和戰友們一起加入了東北民主聯軍。” 1948年5月至1952年3月,余祥湖作為東北野戰軍一員,遼沈戰役中參加了錦川攻堅戰、黑山阻擊戰、長春圍困戰等戰斗。 “那時,對面射過來的子彈‘嗖嗖嗖’地響,只聽得到聲音,看不見人影。我們就靠小米加步槍應戰,手榴彈也是土法炮制的,得先在地上磕一下再提起來扔出去,條件太艱苦了。”11月12日,余祥湖和筆者聊起那段難忘往事,他一邊回憶,一邊做了一個扔手榴彈的示范動作。 “我擔任過炮兵和機槍副手。但由于我個子小,身體弱,扛不住機槍的后座力。人高馬大的東北兵看我是小孩,舍不得,一打戰就把我拖到身后,他來扛槍;炮彈打過來,他們就把我壓在身子下面。”老人哽咽道,“他們都喜歡喊我‘小鬼’,可后來,他們都沒了……有人問我還記得自己的班長是誰嗎?一天里,班長就換了7個!我哪里懂得?” 1952年4月至1953年5月,余祥湖隨所在部隊轉業到佳木斯市湯原縣示范農場工作。“作為抗美援朝戰爭兵源的補充力量,我們時刻準備參戰。但一直到最后,我都沒有機會上戰場。” 轉業返鄉務農 1953年6月,余祥湖轉業回尤溪。 回鄉后,當地政府為他安排供銷社的工作,他拒絕了;安排到銀行工作,他又以“自己沒文化”為由給再次回絕了。他選擇回到小蕉村務農。 “戰友們都還那么年輕,都比我聰明,比我厲害,但都犧牲了。早上一起出門,晚上就再也見不到了……我能活著已經是賺到了,哪還能要獎賞、要安排呢?”余祥湖紅了眼眶,他抹去淚水說道,“回村當農民,我心安、舒服。而且,我還有轉業費,夠了。” 1955年起,在小蕉村,余祥湖相繼擔任村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社長,帶著村民搞生產。后又到源湖村擔任生產隊隊長,最終把家安在了源湖村。靠著辛苦勞作,他養大了3個兒女。 “小時候,我們兄妹三人常把父親的獎章當玩具,他也不心疼,只說那是撿來的。后來搬家,獎章被弄丟了,他也不生氣。他心態好,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期,吃不飽飯,他也沒有消沉。他總說,當兵那么難都挺過來了,這點困難算什么。”兒子余肇強說,“父親總說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太多了,國家政策好,還每月發錢給他,很開心。”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在部隊的時候,我還學會了編草鞋。我跟你說啊,草鞋得這樣編……”隆冬時節,在整潔干凈的屋子里,余祥湖坐在沙發上,又聊起了以往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