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施行,要求網上賣食品須實名登記,并提供經營許可證供審查。我們身邊的網絡外賣店鋪存在哪些問題,東南網記者走訪調查發現——
外賣App商家良莠不齊 監管還得跟上

“吖米宅食送(小龍蝦)”商家上傳的“餐飲許可證”與實際經營范圍不同。
東南網10月8日訊(本網記者 揭曉經)“一鍵下單,預約上門。”“快速搜羅附近外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為“懶人”量身打造的手機服務類應用軟件層出不窮。
然而,網絡訂餐軟件在方便市民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制作過程看不見摸不著,餐飲證照不齊,有些甚至連實體店都沒有。這樣的外賣,消費者能放心嗎?外賣平臺究竟是方便了消費者,還是方便了商家?
外賣App店鋪
資質不全 位置不詳
記者打開最近很火熱的一款訂餐APP“餓了么”,將位置定位在福州“泰禾廣場”,隨即彈出周邊經營的各類餐飲店鋪。記者發現,“餓了么”軟件上顯示出泰禾廣場周邊的外賣店鋪有72家,其中還未上傳“商家營業執照”的有32家,還未上傳“商家許可證”的有41家,能顯示雙證齊全的店鋪還未超過半數。
記者還發現在“商家介紹”里有一欄“商家地址”,不少店家的店面位置不清晰。其中,一家名為“福金財快餐”的店鋪,頁面顯示商家兩證為“上傳中”,地址寫的是“福州市晉安區五四北秀峰君臨香格里”。不僅兩證不齊,而且商家位置只寫了小區名字,地址不詳,這樣的外賣如何放心食用,如何監督呢?
記者在泰禾廣場附近隨機采訪了20位路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表示,網絡外賣方便了自己的生活,其中14人表達了對外賣食品衛生的擔憂,6人反映自己曾食用不干凈的外賣而生病。大部分人要么沒有維權,要么找商家索賠,但因沒有確切證據而得不到解決。
眾所周知,不僅是網絡平臺的商家有訂餐服務,現在連微信朋友圈也流行售賣各種“私人定制”食品。“會做就能賣”,如此的低門檻網絡平臺究竟是方便了消費者,還是方便了商家?
掛羊頭賣狗肉
經營范圍與兩證不符
隨后,記者以合作商家的身份致電“餓了么”App客服。記者表示,自己想在App上注冊一家外賣,根據客服的指引上“餓了么”官網進行了一輪注冊后,客服告知須上傳實體店的經營執照和餐飲許可證。記者告訴對方,自己的證件還在辦理中能否先注冊,客服拒絕了記者。
記者以“為什么軟件里面很多店鋪都沒有顯示兩證卻能注冊”為由,提出質疑并希望能通融。該客服解釋,之前平臺確實允許商家先營業再補兩證,但現在審核嚴格了,必須擁有實體店、上傳兩證后,才能在平臺注冊開始營業。客服還向記者介紹,他們接下來會對超時限還未上傳兩證的商家進行清查下架。
最后,記者又詢問:“能否隨便找一家實體店的兩證先上傳?”該客服如此回答記者:“你只要上傳了實體店的兩證就可以開始營業,但如果被我們排查到,就會要求你們下架。”
記者認真查看了已經上傳兩證的商家,發現部分商家上傳的兩證存在問題。一家名為“吖米宅食送(小龍蝦)”的店家,經營的是香辣小龍蝦、大閘蟹等,但上傳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單位名稱為“福州市鼓樓區麥意面食品店”,經營類別為飲品店,經營范圍為冷熱飲品制售。而一家做炸雞排的“雞排先生(泰禾店)”商家上傳的許可證,是一張批發兼零售預包裝食品的食品流通許可證。
網絡外賣如何監管
專家、政府部門有話說
針對經營范圍超出兩證的行為,福州市工商局、食品安全局均表示,商家要有兩證才能經營,而且必須在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經營;任何冒用證件或超范圍經營都屬于違規行為。
福州市食藥監局一方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新的《食品安全法》出臺前,網絡外賣監管無法可依,關于外賣僅對集體用餐配送有相關規定,但對個體訂餐卻無約束,因此監管難度很大。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第62條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該工作人員說:“根據新規,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規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將情況報告給我們,若發生嚴重行為或者平臺監管不到位,我們可以依法追究第三方平臺責任。”
福建醫科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張橋老師認為:“面對數以萬計的餐飲企業,僅僅依靠執法部門去監管市場,顯然力不從心。數據信息雙向流動是一種共贏,既幫助網絡平臺挑選和管理商家,平臺也成為政府監管市場的‘耳目’,增加了市場監管的有效半徑。”
“當然,一定會存在部分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平臺為了爭取利益會進行違規操作,所以明確外賣平臺責任才是規范網絡外賣最強有力的保證。”張橋老師如是建議。
省直機關“學長汀” 2015年十佳舉措評選啟動
東南網邀您為候選舉措投票
東南網10月8日訊(本網記者 康金山) 省直機關“學長汀,推進生態省建設”2015年十佳舉措評選網絡投票已于近日啟動,投票時間截至10月25日。
本次評選活動由省直機關工委、福建日報社、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旅游局、省廣播影視集團等單位共同主辦。
省直機關黨員干部職工、社會各界代表憑身份證號登錄東南網、人民網福建頻道、新華網福建頻道、福建新聞網、福建機關黨建網相關專題,可為30個候選舉措進行網絡投票。
主辦方將綜合網絡投票、專家組和主辦單位三方分數評選出十佳舉措,同時抽取網絡投票幸運網友并予以物質獎勵,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明月寄相思 鼓嶺傳佳話
東南網傾力打造鼓嶺中秋詩樂會品牌

留學生演唱《Nerea》。
東南網10月8日訊(本網記者 徐嶸 文/圖) 9月27日晚,農歷八月十五中秋月圓之際,一場中西合璧、別開生面的“圓·夢”中國·鼓嶺(Kuliang)2015第二屆中秋國際詩樂會在福州美麗的鼓嶺濃情上演。
晚會由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員會、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福州市鼓嶺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東南聯絡部、福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美國福建公所福建辦事處,世茂云上鼓嶺協辦,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東南網美國站、閩僑網、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承辦。來自美國各大閩籍僑社的30余名海外僑領,來自福建農大海外教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福州外國語學校的40余名特邀外國留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代表、詩歌及文藝愛好者、游客等500多人觀賞了當晚的詩樂會。
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幫助美國友人加德納夫人重返鼓嶺、圓夢中國的一段佳話,不僅感動了國際友人,也讓鼓嶺走向了世界。
活動期間,正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晚會中播放的關于習近平主席推動中美兩國民間友好交往以及親切會見在美僑胞的畫面,讓美國福建公所常務副主席、福建辦事處主任鄭杰深受感動。他表示,華人華僑是中美關系天然推動者,東南網邀請海外僑胞參與此次活動,讓海外僑胞更加了解了鼓嶺的歷史和發展現狀,這將助推鼓嶺更好地走進美國、走向世界。
此次已是東南網第二次承辦中國·鼓嶺(Kuliang)中秋國際詩樂會。活動當晚,東南網和東南網微信公眾號進行全球現場直播,并計劃通過美國ICN國際衛視電視臺向美國觀眾播放晚會實況,進一步提升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的國際影響力,推動鼓嶺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