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12年4月8日在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東昌里的“西海衛星發射場”拍攝的已經基本安裝完成的“銀河3號”運載火箭。
原標題:【盤點】朝鮮歷次發射衛星
朝中社1日報道說,朝鮮將12月10日至22日之間發射“光明星3號”2期實用衛星。從朝鮮1998年第一次發射“光明星1號”衛星算起,這是其第四次宣布發射衛星。
朝鮮此次發射衛星選擇的時間段,不僅涵蓋了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的一周年忌日(12月17日),也覆蓋了日本眾議院選舉(12月16日)和韓國總統選舉(12月19日)的日期。
朝鮮宣布再次發射衛星
發射時間
朝鮮將于10至22日之間某天上午發射衛星
據韓聯社報道,一位韓國政府高官2日表示,朝鮮將于10日至22日之間的某一天上午7時至12時(北京時間6時至11時)之間發射衛星。火箭推進器將會先后墜落到朝鮮半島西部和菲律賓東部海上。
據悉,朝鮮已向日本等國發出航行通告(Notice to Airman)通知有關內容。據此,韓國政府計劃擬定對策并于本周之內進行公布,防止國內外航班受到朝鮮發射衛星的不利影響。
發射地點
報道稱,朝鮮已宣布將從該國西北部的東倉里發射衛星。對于伊朝加速軍事領域合作,日美等國正在警戒。
外援
朝鮮請外國專家為發射遠程導彈做準備
據韓聯社2日報道,韓國政府高層人士2日表示,近來朝鮮為確保遠程彈道導彈技術,秘密邀請國外導彈技術專家訪問朝鮮,以避免發生今年4月導彈發射失敗的情況。此外,去年7月兩名朝鮮人涉嫌在烏克蘭試圖獲取發射體發動機燃料供應裝置的相關秘密文件而被逮捕。
伊朗軍事代表團常駐朝鮮或參觀衛星試射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熟悉伊朝關系的某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稱,伊朗10月下旬起派遣了由國防部技術人員等組成的代表團常駐朝鮮。該人指出,此舉旨在加強兩國在導彈與核開發領域的合作,認為這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
虛虛實實的“朝鮮導彈奇跡”
朝鮮導彈部隊的實力雖有不少“水分”,比起國力更強的韓國仍然稍勝一籌。這種微妙的不協調,令朝鮮導彈的發展脈絡和技術來源成為外界猜測的對象。
韓國在本月29日再度進行“羅老號”火箭發射試驗。盡管首爾將此舉描述為民用航天計劃的一部分,依然招來了朝鮮方面的強烈反應。繼朝鮮官方媒體宣布其導彈部隊“不僅能粉碎南朝鮮戰爭大本營,還能打擊美國本土”之后,又有來自日本的消息稱,衛星照片顯示,朝鮮某導彈試驗場出現異狀,疑似將在“羅老號”升空后展開導彈試射作為回應。平壤的“導彈示威”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過,這招“撒手锏”的來歷,依然隱藏在迷霧中。
據報道,朝鮮今年4月在發射“光明星3號”衛星1個月前,曾向國際海事局(IMO)進行過提前通報。
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12月1日發表談話,稱為遵循金正日遺訓,朝鮮將發射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制作的實用衛星。
談話中稱,朝鮮科技工作者深入進行分析今年4月發射衛星時出現的問題、改進衛星和運載火箭安全性和精確度的工作,完成了發射衛星的準備。朝鮮已經設定了安全飛行軌道,以免衛星發射時產生的運載火箭殘骸對周邊國家造成影響。
談話還指出,通過今年4月發射衛星過程,朝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發射和平的科技衛星的透明度,增進了宇宙科學研究和衛星發射領域里的國際信任。在此次發射衛星時,朝鮮也將圓滿遵守有關國際規定和慣例。
朝鮮一直主張自己并非試驗導彈,而是發射衛星。朝鮮代表今年10月19日出席在第67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和平利用宇宙空間”的討論,發表演講時表示,朝鮮為開發宇宙做出努力是一個主權國家行使自主權利,同時作為宇宙條約和《關于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的當事國,按照國際法行使合法權利。
朝鮮代表表示,一些國家主張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朝鮮不能利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因此不能發射和平衛星。對此朝鮮認為,在和平利用宇宙空間方面,保障所有的國家行使平等的主權,并普及先進科學技術和互相合作十分重要。他還說,朝鮮堅決反對宇宙軍事化和宇宙技術合作的政治化。
殘骸不會影響周邊國家
朝鮮中央通訊社12月1日援引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發布的消息報道,朝鮮即將發射“光明星3號”二期應用衛星。這名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顆衛星為極地軌道地球觀測衛星,定于12月10日至22日期間,搭載“銀河3號”運載火箭從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向南發射。由于朝方設定安全飛行軌道,運載火箭殘骸不會影響周邊國家。
按發言人的說法,朝鮮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分析了4月衛星發射的不足,努力改進衛星和運載火箭的安全性和精密度,為這次發射做好準備。今年4月13日,朝鮮從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首顆應用衛星“光明星3號”,但衛星沒有進入預定軌道。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隨后發表主席聲明,稱朝方衛星發射應用彈道導彈技術,違反安理會第1718號和第1874號決議。
發言人說,4月衛星發射期間,朝鮮最大程度確保發射和平科技衛星的透明度,增進了在空間科學研究和衛星發射領域的國際信任。就最新一次發射,朝鮮同樣將全面遵守相關國際法規和慣例。
朝鮮歷次發射衛星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12月1日發表談話,稱為遵循金正日遺訓,朝鮮將發射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制作的實用衛星。
報道稱,朝鮮科技工作者深入進行分析今年4月發射衛星時出現的問題、改進衛星和運載火箭安全性和精確度的工作,完成了發射衛星的準備。
據悉,即將發射的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是和上次的衛星一樣,按照極地軌道運行的地球觀測衛星,將于12月10日至22日之間使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從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向南發射。
報道還指出,朝鮮已經設定了安全飛行軌道,以免衛星發射時產生的運載火箭殘骸對周邊國家造成影響。
發言人表示,通過今年4月發射衛星過程,朝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發射和平的科技衛星的透明度,增進了宇宙科學研究和衛星發射領域里的國際信任。在此次發射衛星時,朝鮮也將圓滿遵守有關國際規定和慣例。
報道稱,此次衛星發射將鼓舞朝鮮人民,是把朝鮮和平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提升到新階段的重要契機。
衛星名稱:“光明星1號”
發射時間:1998年8月31日
1998年,“光明星1號”衛星從朝鮮東北部咸鏡北道的花臺郡舞水端里發射場發射。對于“光明星1號”衛星的性能,朝鮮對外聲稱這是一顆“以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為目的的科學試驗衛星”,星載探測儀器用來進行與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有關的科學研究;發射這顆衛星的另一個目的是為發射實用型衛星奠定基礎。
同年9月4日,朝中社宣布衛星發射成功,衛星沿近地點218.82公里、遠地點6978.2公里的大橢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為165分6秒。它在入軌后以27兆赫的頻率播放歌頌金日成和金正日的歌曲,并發出“自主朝鮮”的莫爾斯電碼。
據悉,發射所使用的“白頭山-1號”運載火箭被西方稱為“大浦洞-1號”導彈,它重32噸,長為25米,直徑1.8米。外界認為其射程可達2500公里。美國等西方國家稱由于運載火箭的第三級固體火箭發生爆炸,連同衛星墜入日本東北方向約580公里的太平洋中,根本沒有進入軌道,故而認為火箭發射失敗。
而外界普遍認為,朝鮮的“光明星1號”只是一個“初級的通訊衛星”,技術水平相當于美蘇上世紀50-60年代所發射的衛星,不會有實質性的作用,只是解決朝鮮衛星有無的問題。
這張朝鮮中央通訊社2012年4月8日提供的照片顯示朝鮮4月5日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的情景。新華社/朝中社
衛星名稱:“光明星2號”
發射時間:2009年4月5日
2009年,朝鮮在咸鏡北道花臺郡舞水端里的衛星發射基地使用“銀河2號”運載火箭,發射了“光明星2號”實驗通訊衛星。然而,朝鮮方面一直未公布“光明星2號”的具體數據。
據介紹,發射所使用的“銀河2號”運載火箭被西方稱為“大浦洞-2號”導彈。朝鮮《勞動新聞》在2009年4月6日的頭版頭條刊登消息稱,“光明星2號”衛星成功進入軌道,并在太空傳送不朽的革命戰歌“金日成將軍之歌”和“金正日將軍之歌”,衛星的播送頻率為470兆赫,可在UHF波段上進行中繼通信。衛星軌道傾角為40.6度,近地點為490公里、遠地點為1426公里,周期為104分12秒。
但美國稱沒有發現任何物件進入太空,認為此次發射仍然出現第三級發動機故障,第一級和第二級分別在距舞水端里650公里的東海和36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墜落;衛星則在距離發射場3850公里外墜落。英國、比利時等研究機構的專家隨后也評價認為發射活動失敗。韓國、日本、俄羅斯等認為,衛星沒有進入預期發射軌道。
衛星名稱:“光明星3號”
發射時間:2012年4月13日
據朝方介紹,“光明星3號”衛星是用于氣象觀測與通信,它原本用于測定朝鮮的山林資源分布情況、自然災害情況、糧食估產等,并搜集天氣預報和資源勘探等方面所需資料。衛星上搭載有攝像機,可以向衛星控制綜合指揮所發送包括照片在內的觀測資料。
今年4月13日,朝鮮“銀河3號”火箭分搭載“光明星3號”衛星,從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上午11時許,朝鮮官方宣布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失敗。這是朝鮮官方首次承認衛星發射失敗。
同月19日,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朝方已查明“光明星3號”衛星未能入軌的原因,同時將繼續執行國家宇宙開發計劃,包括繼續發射實用衛星。
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發言人在聲明中說,“這次所獲得的一切科技資料及珍貴的經驗,將是今后宇宙開發的無比寶貴的資本、進一步成功的可靠保證”。
但聲明沒有指出發射失敗的具體原因和詳情。
聲明強調稱,朝鮮有綜合性的國家宇宙開發計劃,包括根據高新科技的要求加強和擴大宇宙開發機構、繼續發射國家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實用衛星。
發射時間:2012年12月10日至22日間
朝中社報道稱,12月1日,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發表談話,稱朝鮮科技工作者已深入分析今年4月發射衛星時出現的問題、改進衛星和運載火箭安全性和精確度的工作,完成了發射衛星的準備。
據悉,朝鮮今年12月10日至22日間將發射的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是和上次的衛星一樣,按照極地軌道運行的地球觀測衛星,將使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從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向南發射。
報道還指出,朝鮮已經設定了安全飛行軌道,以免衛星發射時產生的運載火箭殘骸對周邊國家造成影響。
朝方發言人表示,通過今年4月發射衛星過程,朝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發射和平的科技衛星的透明度,增進了宇宙科學研究和衛星發射領域里的國際信任。在此次發射衛星時,朝鮮也將圓滿遵守有關國際規定和慣例。
報道稱,此次衛星發射將鼓舞朝鮮人民,是把朝鮮和平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提升到新階段的重要契機。
對抗韓國“羅老號”
韓國曾于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兩次發射“羅老”號,但均未進入正常軌道,遭遇失敗。而此次第三次發射因一級火箭上端出現異常,在最后時刻被宣布取消。
2009年8月,“羅老”號在幾經推遲后首次發射,但未能進入預定軌道,這也意味著韓國首次衛星發射失敗。調查結果顯示,“羅老”號在發射過程中,一級、二級推進器分離、衛星分離都成功進行,但衛星整流罩分離出現了問題。
2010年6月,韓國計劃再次發射“羅老”號,但再次經過推遲后的發射也未成功,火箭升空后不久就與地面失去聯系,并在空中70公里處脫離預定軌道,爆炸墜毀。
2012年10月26日,因注入燃料部位發現縫隙,“羅老”號原定當天的發射被推遲至11月9日至24日,后來又因種種原因,韓國又再次將發射推遲到11月29日進行。但因一級火箭上端出現異常,29日的發生被取消。
韓國發火箭刺激朝鮮
宇宙空間的爭奪對每個國家都是巨大誘惑。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可以平分宇宙空間帶來的“紅利”。只有那些有技術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國家才可以在太空“捷足先登”。人們看重的除占領宇宙空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還有它的政治影響和軍事意義。后者的重要性有時候會遠遠大于它的經濟價值。
韓國保持警戒
韓稱“嚴重關注” 保持警戒態勢
韓聯社最新消息稱,在12月1日朝鮮宣布將于本月發射衛星后,韓國方面對此事表示“嚴重關注”。
據此前報道,韓國政府認為,朝鮮可能試圖在韓國12月中旬的總統選舉日前后“發起挑釁”,因此需要對此加強警戒力度。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11月22日,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訪問了韓國三軍司令部,并表示朝鮮有可能在韓國大選前后進行“挑釁”,韓方應徹底進行防備。
韓國政府和軍方有關人士表示,已了解到朝鮮有過運送被推定為“導彈零部件”的行動。韓國軍方一位當局人士就此表示,正在密切注視朝鮮是否正在做發射準備。
韓國媒體11月26日稱,韓美斷定朝鮮已經開始準備“試射導彈”。近期,韓媒的猜測也日漸密集,甚至曾認為可能試射的最早時間就在11月29日,與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原定的發射時間在同一天。韓方認為,朝鮮的目的在于“對抗”“羅老”號的發射。不過,目前,“羅老”號由于出故障,發射已被推遲。
牽制日韓政壇
韓國媒體11月26日稱,韓美斷定朝鮮已經開始準備試射導彈。近一周以來,韓國媒體對此事的猜測日漸密集,甚至認為可能試射的最早時間就在29日,與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發射在同一天。
剛剛勉強“平靜”度過延坪島炮擊事件兩周年的朝鮮半島,出現新的緊張火花。韓國衛星開始每天兩次“掃描”朝鮮半島上空,日本則稱已經“認真做好萬全準備”。
在韓國大選前夕吹來“北風”被視做是朝鮮的慣常做法,但媒體擔心,這可能吹散韓大選中顯露出的對朝和解暖意。一些觀察家懷疑,朝鮮正試圖在多國進入領導人更迭的“真空期”內拋出“影響力”。
不過26日,朝鮮國內一派平靜,媒體關注的焦點是正在臨近的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一周年紀念日。
中國專家張璉瑰26日對《環球時報》說,如果朝鮮真的試射導彈,不管國際社會做何反應,對朝鮮而言都是一場輸贏難定的賭博。
針對朝鮮準備再次發射衛星,韓國深表關切。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趙泰永12月1日在一份聲明中說,韓國政府對朝鮮的發射活動表達“嚴重關切”。趙泰永說,朝方舉動無視國際社會警告,是一次“嚴重挑釁”。如果計劃付諸實施,朝鮮將面臨來自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
韓國將在12月19日舉行總統大選投票。朝鮮宣布發射衛星計劃后,兩名主要的候選人,來自執政黨的樸槿惠和來自在野黨的文在寅立即發表緊急聲明,要求朝方中止衛星發射計劃。
發射衛星的技術與彈道導彈類似,因此朝鮮每次宣布和進行衛星發射活動,都會引發國際社會,尤其是日韓等周邊國家的強烈反應。在朝鮮宣布要發射衛星前兩天,韓國首枚運載火箭剛因為技術問題而再度發射失敗。分析人士認為,朝鮮在這一時候宣布發射衛星,有著很強烈的政治意味。
日本防衛大臣已下達準備迎擊朝鮮衛星命令
朝鮮方面12月1日宣布將在12月10日至22日間發射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制作的實用衛星,日本方面對此反應強烈。日本新聞網12月1日報道稱,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于當天晚上23點30分許,向日本自衛隊下達了準備迎擊朝鮮彈道導彈的準備命令。
報道說,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日晚間在其首相官邸臨時召集了緊急內閣會議,就朝鮮決定在10日至22日之間發射實用衛星一事進行了研究,并認為這事實上是在“準備進行一次彈道導彈”的試驗。會議做出了日本自衛隊立即投入監控和迎擊準備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