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當代戰爭中的另一個重要利益主體。許多戰爭的發動者往往會打著捍衛民族利益的旗號來彰顯其發動的戰爭的正義性。誠然,那些反對民族壓迫、爭取民族解放的戰爭代表了本民族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正義之戰。但是,和國家的統治階段一樣,民族上層為了其狹隘的階級利益或集團利益也會以民族利益為借口,把整個民族綁上他們的戰車,其發動戰爭的結果只能是制造民族分裂和無辜群眾的大量傷亡,甚至危機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造成社會劇烈動蕩,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并招致霸權主義國家的染指與干涉,從而帶來災難性后果。這樣的戰爭只能是代表少數人利益而絕不是大多數人利益的,因而絕不是什么正義戰爭。
3、歷史地認識當代戰爭的時代背景,在科學把握戰爭的歷史作用中判斷戰爭的性質歷史地、具體地分析戰爭,以是否有利于社會發展與進步來判定戰爭的性質,是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判定戰爭性質的另一個重要尺度。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就戰爭的歷史作用而言,能否維護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應當成為判定一場戰爭的性質是否正義的基本依據。當代各種霸權主義的、極端民族主義的、極端利已主義的戰爭,破壞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干擾了各國的經濟發展,顯然不利于維護和促進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是非正義的,應當遭到世界人民的譴責和反對。相反,以武力制止這些不義之戰的行為則是正義的,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也正是出于對和平與發展這時代主題的維護,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正逐漸成為人們衡量當代戰爭正義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
國際戰爭法反映了人類對和平、正義、人道的要求。戰爭是否具有合法性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社會判別其性質的重要標準。聯合國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維護,主要是通過建立集體安全制度來保障的,在這種集體安全框架下,國家對外使用武力只有兩種情況是合法的,一是反對侵略的自衛,二是由聯合國授權的武力行動。也就是說,在當代,認定一場戰爭正義與否,首先要看其是不是合法,即是否符合聯合國憲章,是否符合國際戰爭法,是否得到聯合國授權。如果發動的戰爭缺乏合法性,肆意踐踏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無論其如何標榜正義,人們也會對其正義性打上問號。
我們也注意到,現有國際法本身雖然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世界各國的意志,但它更是大國、強國意志的體現,難以充分關照小國、弱國的利益。并且,在解釋和運用國際法時,很難避免一些國家別有用心地曲解,為己所用。聯合國安理會更是大國的俱樂部,甚至有時也會淪為霸權主義推行侵略戰爭的工具。當然,隨著國際上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的不斷壯大,國際法將更加公正合理的體現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聯合國正日益成為世界反戰力量主持公正、伸張道義的國際舞臺,戰爭的合法和與否正義與否也將越來越具有同義性。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
- 2009-12-21當前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兩個重要問題
- 2009-12-18借鑒古田會議精神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 2009-12-18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政策路徑
- 2009-12-17國際金融危機與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