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五)作用難發揮。相當部分流動黨員存在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掙錢”的心態,外出期間對原黨支部的工作不聞不問,對家鄉建設關心不夠、支持不夠,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以及帶動作用弱化。
流動黨員“五難”問題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客觀因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認識上的偏差。流動黨員是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而產生的新事物。一些流出地黨組織認為外出黨員是“嫁出門的女”,不必管,一些流入地黨組織覺得外來黨員是“借店歇腳”,不是自家的人,一旦接收其組織關系,就有可能涉及到勞保、福利等一系列問題,何必自找麻煩,干脆不管。一部分流動黨員由于受市場經濟負效應的影響,追求金錢,認為現在是搞市場經濟,越自由越好賺錢,何必自找“緊箍咒”,讓黨組織把自己管起來。
(二)自身特點的制約。流動黨員具有一般黨員不同的特點,他們遠離原黨組織,所從事的工作具有多變性。他們的活動范圍廣,國際國內,城市鄉村,趨之所及,輻射面廣,具體工作的選擇性大,三百六十行,擇優而事,隨意性強。這些特點,增加了黨組織與他們在聯系、教育、管理、監督、指導等各方面的難度。
(三)管理渠道不暢。現有的黨員教育管理機構基本上仍是行使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職能,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這一新情況反映滯后,不能有效地發揮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等職能作用。基層黨組織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職責不清,導致一些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造成一部分流動黨員想轉組織關系無處接,想參加黨的活動無處去,想及時交納黨費無人收,想向組織傾吐心聲無人聽的“四無”現象。其次,缺少統一規范管理規章,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現象普遍存在。
相關新聞
- 2009-12-08確保流動黨員“一個都不漂流”
- 2009-12-01安徽肥東: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與服務方式
- 2009-11-18南安市堅持“四抓” 組織流動黨員參加學習實踐活動
- 2009-11-13河南唐河縣:開展“流動黨員‘百日連心’活動”
- 2009-10-27武平縣桃溪鎮:“三真”確保流動黨員學習實踐活動全覆蓋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