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化理論研討保障機制
(一)實施以研討為先導的工作布局有利于使審計工作長驅直入。市審計局每年初都確立調研題目,形成年初定計劃、年終出成果的運轉機制。通過研討,使思想認識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狀態,五年來,共形成理論研究成果60余項,有30余篇研究成果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中臺灣審協會等專題研討會和榮獲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優秀論文獎和審計科研成果獎的表彰。從而形成了審計理論與審計實踐互動、互促地演進狀態。
(二)實施以研討為重點的工作擺法有利于創新工作局面。把研討作為創新的驅動力,市審計局在實踐中創新人力資源配置方式,打造了全局一盤棋、運轉一體化、工作一條龍的格局。創新管理機制,嘗試了制定審計計劃、實施審計監督和落實審計決定“三分離”的工作運轉模式,增強工作透明度和效率性。并出臺了“優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營造評優、爭優、創優的工作氛圍。創新服務機制,通過監督,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幫助被審計單位完善管理,進一步增強審計監督效果。
(三)實施以研討為前導的工作走向有利于創新思維方式。在開展研討中,市局圍繞提升思維層次的目標,培育審計機關現代思維意識。表現為開闊了戰略視野,提升思維層面,通過深入研討,注重引導職工從宏觀視角縱觀國際、臺灣大勢,用宏觀思維統領微觀思索,用全局站位駕馭局部定位;開闊了前瞻視野,拉長思維鏈條。通過研討,引導職工起前思考和謀劃發展全局,積極打造居近思遠、居安思危的長效運轉機;開闊了信息視野,豐富思維結構。通過研討,引導職工及時掌握科技信息、產業信息、政策信息、文化信息、前沿信息、百姓信息和同行業最新發展信息;開闊了機遇視野,加快思維轉型。通過研討,市局適時提出加快由傳統手工審計向計算機審計轉變,由單一素質向復合型素質轉變,由重揭露問題向揭露問題與整改問題并重轉變的工作轉型思路。從而把理論成果轉化為審計實踐決策成果。
- 2010-07-22把人才當“擺設”是巨大浪費
- 2010-07-22把員工當成“稀缺資源”
- 2010-07-22人民日報評論員: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2010-07-21李慎明:堅定信念、勤奮讀書、奮發有為
- 2010-07-21以史為鑒 資政育人
|